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水稻覆膜节水栽培技术

网友投稿  2007-03-22  互联网

干旱是我省丘陵和盆周山区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旱灾愈演愈烈,常导致稻田抛荒、被迫改种旱作、减产甚至绝收,既影响水稻栽插面积也影响单产水平,更影响农民收入。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1998 年开始在四川省科技厅、国家农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长期合作研究建立了以节水抗旱为主要功能的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我省广大地区水稻生产的关键问题。该技术从2001 年开始已在省内10 余个县(市、区)成功应用,并且经受住了2006 年四川盆地特大旱灾的检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一、技术关键
  
  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以节水抗旱为主要手段实现大面积水稻丰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是旱育秧、厢式免耕、精量推荐施肥、地膜覆盖、“大三围”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由于这项技术采用了“大三围”栽培,因而又叫水稻覆膜“大三围”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是:
  
  1.1 推行旱育秧 通过改水育秧和两段育秧为旱育秧,不仅可以大量减少育秧环节用水及育秧和栽秧用工,而且能确保秧苗早发高产。在钙质土区推行旱育秧应注意选择ph 相对较低的苗床土,并重视调整床土酸碱度,防治秧苗缺铁黄化。
  
  1.2 倡导免耕规范开厢 通过改传统翻耕为规范性的开厢免耕,既节省整地用工,又减少水的渗漏损失,促进水在全田的均匀分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3 实施精量推荐施肥 根据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和覆膜条件下水稻高产的需肥规律,在肥料施用上注重控制氮肥用量,科学施用磷钾肥和锌肥,实行一次性精量推荐施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1.4 采用地膜覆盖 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大大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减少氮素的氨挥发损失,也能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秧苗早发,抑制田间杂草生长。
  
  1.5 落实“大三围”栽培 “大三围”栽培是三角型稀植栽培的俗称,大面积生产上我们提倡每亩栽4000窝左右,每窝以苗间距12 厘米左右栽 3 苗。通过“大三围”栽培可以节省用种和栽秧用工,减少苗间竞争,促进田间通风透光,协调水稻个体与群体矛盾。
  
  1.6 贯彻节水灌溉 水稻虽然是需水和耗水量最大的农作物,但只要能满足其生理用水甚至可以旱作。以满足不同生育阶段水稻生理用水为原则,贯彻节水灌溉思想,杜绝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大水漫灌。
  
  1.7 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二、技术要点
  
  2.1 培育旱育壮秧 苗床地以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排灌条件好,管理方便的蔬菜地为佳。对ph 较高的苗床地应提前 7-10 天施入硫磺粉调酸。种子播前应用药剂浸消毒、催芽至露白。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苗床播 15-25 克种为宜。播种前苗床内泼浇充足水分,以确保全苗、齐苗。
  
  2.2 规范开厢 在距上下田埂15 米处起宽25 厘米左右、深 20-30 厘米的围沟,以见犁底层为最好。对面积较大的沟槽田,在田的正中开一道宽 25 厘米左右、深 20 一30 厘米的腰沟。厢沟宽 20 厘米左右、深 10一15 厘米,厢面宽度 145 厘米,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打碎泥块,达到田平泥融。整田前,均匀撤施腐熟的农家肥,去掉田中硬物和未腐熟秸秆。
  
  2.3 施足基肥 在整平厢面前,一次全层配方施肥,重施底肥,多施农家肥。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尿素 20-23 公斤,过磷酸钙 30-40公斤,氯化钾 5-7 公斤,硫酸锌 1.0-1.5 公斤,施农家肥的应适量减少化肥用量,肥料与厢面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2.4 盖好薄膜 为节约投资、方便操作,可选用 0.005 毫米厚、170-200 厘米宽的单层超微膜,一般每亩用量为 3.3-5.0 公斤。厢面平整后,以滚动膜捆的方法覆膜,使地膜紧贴厢面泥土,不被风刮起且不留任何空隙以防膜下长草。
  
  2.5 膜上打孔 在覆膜后3-7 天,等地温提高到 12 度时再用特制的大三围打孔器打孔。行窝距为 40-50 厘米,每厢栽 4 行,每窝以三角型方式栽 3 苗,苗间距 12 厘米。土壤肥力差,容易受旱的田块可适当增大密度。
  
  2.6 及时移栽 覆膜后,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确保秧苗尽快成活。根据茬口的不同将秧龄控制在 15-40 天,移栽期尽量提前。每穴栽1苗。
  
  2.7 水分管理 在水稻移栽后保持沟中有水、膜面无水,严禁串灌、深灌。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掉厢面水层,确保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在孕穗期和灌浆乳熟期这两个水分临界期若遇严重受旱,应及时灌水。
  
  2.8 够苗晒田 水稻覆膜栽培,分蘖旺盛,若不及早加以控制,将会增加无效分蘖。对有水源保证的田块,当每亩总茎蘖数 25 万左右时,排出沟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标准:厢面不发白,沟中不陷脚,地面见白根。后期容易受旱的田块不宜提倡晒田。
  
  2.9 看苗追肥 对后期脱肥的田块,可用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一般以 1.5 %-2.0% 为宜。亩用尿素溶液 50-70 公斤。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可灌淹 2-3 厘米深的水,亩撒施尿素 4-5 公斤,让水自然落干即可。
  
  2.10 病虫防治 水稻覆膜栽培,病虫危害相对较轻。但由于其早发快发,病虫危害时间提早,要重点抓好纹枯病、稻疽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的防治。以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为主要依据,选择对口农药,做到及时有效地防治。
  
  2.11 适时收获 在收获前 15 天排干水晒田。水稻成熟后要及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要做到低留稻茬,方便地膜回收。
  
  2.12 回收地膜 为防止地膜对土壤的污染,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揭膜,彻底清除残膜。
  
  三、技术效果
  
  实践证明,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高产稳产等显著效果。
  
  3.1 节水抗旱效果 本技术将水稻旱育秧、厢式免耕、地膜覆盖和节水灌溉等几项节水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使其节水达到70%以上,因而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效果。其节水抗旱效果经受着了2006 年特大干旱的检验。
  
  3.2 节肥效果 覆膜条件下土壤养分活性的提高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增强,使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覆膜栽培比传统栽培节省10%-15%的氮肥投入。
  
  3.3 省种效果 本技术采用三角型稀植栽培(大三围栽培),用种量不足 0.5 公斤,省种量在50%左右。
  
  3.4 省工效果 采用本技术能错开农忙季节,提前栽秧,且生产用工明显减少。据统计,采用本项技术节省栽秧、整地、灌水、除草、追肥用工合计在 10 个以上。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生产或外出打工。
  
  3.5 无公害和环保效果 地膜覆盖减轻稻曲病、纹枯病等的发生,有利于无公害生产。采用本技术抑制了杂草生长,也避免了施用除草剂带来的污染。同时,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可有效减轻氮磷化肥对水环境的面源污染。
  
  3.6 增产增收效果 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采用这项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四川盆地水稻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移栽后低温坐蔸问题,促进秧苗早发、多发,因此这项技术无论在干旱年份还是正常年份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据统计,采用本技术在正常年份一般亩增产100-150公斤,在干旱年份普遍亩增产 150-200 公斤甚至更高,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杜会效益。
  
  四 、适宜区域
  
  从 2001 年开始,我们先后在我省丘陵旱区的中江、富顺、简阳、长宁、洪县、彭山、盐亭、青白江、雁江、南溪、仪陇等县(市、区)示范推广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均获成功,更经受着了2006 年特大干旱的检验。多年多点示范推广的实践证明,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已是一项成熟的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农业新技术。特别适合我省丘陵和盆周山区无水源保证和灌溉成本高的地区和稻田类型,也特别适用于冷浸田、烂泥田、荫蔽田等稻田类型。
  
  技术咨询请联系:吕世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
  028-84504598 13348867875 sclush@tom.com
  袁 勇(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
  13795712800 yuanjinxue@126.com
  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010-62732499 zhangfs@cau.edu.cn
  王明田(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028-87319050 w-007@163.com
  
 
信息来源: 四川农经网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7-3-22/21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