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尽管作物对它们的需要量不同,但是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当某种元素过多或缺乏时作物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就会发生障碍,严重时,在外形上就会表现出特殊的病态,这种由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态,称为缺素症。一般从形态上诊断缺素症主要是根据作物的长势长相,缺素症可以从作物根、茎、叶、花、果、种子方面加以鉴别。鉴别一般分为三步进行。 1、察看症状出现部位 若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度利用的特点,因此作物在缺乏时,它们可以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上而被再度利用,缺素症往往首先从下部老叶上显现出来。如果症状先出现在新生组织,说明缺乏的是钙、铁、硼、硫等,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没有再度利用的能力,因此,缺乏时,症状最易在上部新生组织(如幼芽、幼叶)上表现出来。 2、察看老叶是否有病斑,新叶是否顶枯 在老叶出现症状的情况下,没有病班,可能是缺磷或氮;如有病斑可能是缺钾或锌。若症状从新叶开始,如果顶芽易枯死,可能是缺硼或钙;项芽不易枯死时,可能是缺铁、硫、锰、钼、铜。 3、根据具体症状确定缺乏的元素 ⑴ 缺氮 缺氮首先在中下部老叶先发病,病叶中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淡绿发黄,叶片薄且较柔软,花果少且易脱落。一般用尿素 1~1.5% 进行喷雾,(但缩二脲含量不能超过2%)最好是下午4时以后,由于蒸腾作用较小,叶面气孔开张,吸收较快,5小时吸收40~50%,24小时吸收60~70%。 ⑵ 缺磷 老叶或功能叶片先发病,病叶呈暗绿色,叶片和茎中常积累较多的花青素而呈紫红色。磷不足导致细胞分裂受阻,种子和果实成熟延迟,种子不充实和根系生长不健全,叶片小。一般用2~3%过磷酸钙(加水静置24小时取澄清液)。 ⑶ 缺钾 钾在植物体内流动性较大,故缺钾首先在功能叶发病,病斑界线清楚,在水稻上呈现锈色条点;小麦老叶尖和边缘黄焦;棉花或双子叶作物上,叶肉发生淡黄斑块,以后斑隆起,叶片增厚、发硬发脆,最后黄斑褐坏死。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1~1.5%的硫酸钾或用5~7%的草木灰(加水后搅拌,静置15小时过滤再用)。 ⑷ 缺硫 硫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缺乏时幼叶先发病,叶脉与叶肉缺绿,叶色浅,一般不发白。从叶脉缺绿看,可与一般缺绿病相区别。 ⑸ 缺钙 顶部幼嫩器官先发病,芽尖先枯死。病叶淡绿色,以后叶尖向下呈钩状,并逐渐枯死。侧根短粗。 ⑹ 缺镁 叶肉缺绿黄化,一般无坏死斑点,与缺氮失绿不同的是叶肉变黄,叶脉仍为绿色。 ⑺ 缺铁 症状首先出现在顶部幼叶。一般开始时幼叶缺绿,叶脉保持绿色,叶肉黄化或白化,但无褐色坏死斑,以后叶脉也失绿。用0.2~1%的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 ⑻ 缺硼 缺硼时顶部幼嫩组织先发病。顶芽生长停止并逐步枯死;叶色暗绿或紫色,叶形变小,叶厚、皱缩及植株矮化。棉花、油菜、大豆等作物缺硼会发生蕾而不花、花而不实;小麦缺硼也会出现“穗而不实”。叶柄出现深绿环纹是棉花缺硼的特有症状。用0.2~0.3%硼砂或硼酸。 ⑼ 缺锰 缺锰顶部幼叶先出现症状。棉花等阔叶双子叶作物,叶肉缺绿,发生黄斑并坏死,但叶脉保持绿色;油菜分枝和开花都受到抑制;水稻等单子叶作物,叶上先出现灰色或褐色斑点,然后斑点逐渐沿叶脉连成条状,称褐条黄萎症。 ⑽ 缺铜 缺铜顶部幼叶先发病呈缺绿。禾本科作物叶尖变白,大、小麦呈捻曲状,边缘灰黄色,抽穗困难。 ⑾ 缺锌 缺乏症多数呈茎秆矮缩,叶小、簇生,叶肉有黄色斑点,因此,又称“小叶病”或“斑叶病”。用0.1~0.2%的硫酸锌。 ⑿ 缺钼 缺钼的一般症状是叶片失绿,失绿部位在叶脉间组织,形成黄绿或橘红色的叶斑。用0.05~0.1%钼酸铵。
作者:杜梦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