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早防玉米粗缩病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7-03  互联网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针对近年来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的特点,根据灰飞虱传毒特点及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防治上要采取“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综合防治”的策略。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相邻田块间品种不同,病害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各地一致反映,郁青1号、临奥1号、郑单958等品种发病较重,病株率一般在5%~10%,而农大系列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2%以下。

  适期防治小麦收割后,对早播夏玉米开展一次药剂防治,控制该类型田成虫发生量。夏玉米3~4叶期全面普治灰飞虱,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等。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施药,提高防病效果。

  拔除病株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对个别严重发病的田块,及时毁耕改种豆科作物,减轻经济损失。  

作者:张建军

农民日报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6-7-3/21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