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

网友投稿  2006-03-15  互联网

双高模式。
  它是指棉田棉花产量和棉田效益达到高产、高效标准的棉田多熟制种植耕作方式。棉田高产高效是指在一个棉区或一块棉田上,年内棉花单产或棉田产值都达到高水平,如棉花单产过双百斤,棉田产值过双千元。这是国家“两高一优”农业的具体体现。棉田模式指在棉田一年内实行的间作、套种,连作多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棉田高产高效模式的实质就是要求棉花单产和棉田产值在讲究三效益的前提下,突出以效益为中心,实现棉花高产、棉田高效、棉农增收的目标。
  类型。
  1.以秋冬季预留棉行开发为主,棉花单作,主攻高产如园林城区附近的竹根滩、泽口、杨市等地推广的麦菜棉,在预留棉行间套豌豆、榨菜、萝卜等,老新镇今年扩大市范的麦薯棉,一般冬季小麦和蔬菜产值500~800元。棉花产值100~1500元,棉田总产值过双千,纯收益比麦棉提高300~500元/亩左右。
  2.以早春棉行间套为主,今年全市推广示范7.8万亩,亩平增产值339.86元,增纯收入271.4元。全市累计增收2500多万元。97~99年三年累计推广14.2万亩,增收4亿多元。如:①竹根滩、王场、杨市等地区麦菜棉、菜菜棉,亩平产增值400~850元,平均600元左右,亩平总产值过双千,增效500多元。②周矶农场、运粮湖农场、龙湾镇、浩口镇等地农民的麦西瓜棉,西瓜产值700多元,亩平增收600多元,亩平产值过双千。③周矶农场、周矶、竹根滩、熊口等地的麦豆棉,虽然亩平仅增产值150~200元,增收150元左右,但投工少、投资少、具培肥力作用非常明显。
  3.预留棉行开发加棉行间套,如麦菜菜棉、麦菜豆棉、麦菜花生棉等四熟模式,效益更好,收入更可观,在我市处于萌芽状态,仅竹根滩、泽口、杨市等地的少部分农户示范,是以后的推广方向。
  4.油茬棉田开发型;由于小麦质量偏低、销路不好。现在,我市大部分地方都不同程度的扩大了油菜面积,同时减少小麦面积。改小麦为油菜,棉田可增收200元左右,加上早麦间套,比麦棉效益更好。
  棉田花产高效间套模式,还可按熟制分为二熟制、三熟制、四熟制和多熟制。
  特点:
  1.熟茬增多,复种指数提高,资源利用合理,光全产物增多,棉田产出率提高。棉田预留棉行占地约40%。空闲时间长达150多天;棉花播种(移栽)到封行前棉田空闲100天以上,在其间合理间套作物,增加熟制,增加叶面积系数,能有效增加全年光合作用。同时,立体分层用光面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光资源的利用率,这样,能有效地增加棉田的光全产物集累,提高棉田产物质产量,从而提高棉田产出,提高产量、提高效益。
  2.因地制宜选用“名、特、优、缺”间套作物,这些特色农产品销路通畅,价格看好,能有效地稳定或提高棉田农产品的综合物价,挑战市场,创造高效。近些年,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市场农业体制的逐步开成,许多大综作物品种的价格大幅下跌,如小麦跌至四角多,稻谷仅0.45元/斤,下跌0.15元/斤左右,棉花今年下跌至380~400元/担,下跌30%以上,农民因市场把握不准,减收损失巨大。99年全市大部分农民反映增产不增收,一般村因价格因素减收100万左右,全市因此减收几十亿左右,农民户平减收200元左右。因此,引导决策,迫在眉捷,势在必行。此时,若大面积一刀块种植哪一种作物,又可种因明年市场饱和,价格下跌。因此,我们提倡增加棉田熟制,增加棉田农产品种类,选种特色品种。这样,同一田块的不同农产品在年内价格有涨、有跌,能稳定棉田产品平均价格增效,特色品种的价格优势还能带来效益不同程度的提高。
  3.不同作物优势互补,能有效减少投工、投肥、投药和抗灾能力,从而提高效益。如①培肥地力,间套大豆、花生、蚕豆等豆科作物,亩平可固N15.2公斤,种植叶菜类作物的茎叶还田,亩平鲜茎1500多公斤,能有效培肥地力。②减少农药投入,如种植大蒜、洋葱、菠菜、茼蒿、大豆、花生等作物,由于其个体含有杀虫或避灾成份,驱、避、杀虫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少农药投入。③增强抗灾能力,江汉平原棉区,在棉花结铃的高峰期7-9月,干旱或水灾频繁,十年九迂,尤其是旱灾,由于旱田灌溉设施不全,沟路不配套,抗旱十分困难。在棉行间套作物后,能有效减少土地水分散失,保墒增桃夺高产。
  4.棉田产品多,产量高,价格好,效益高。如积玉口荆河村的麦椒棉种植户,和老新镇种植户反映,在今年棉花价格猛跌的情况下,由于其间套了椒款,亩平棉田收入500多元,椒款收入1200多元,亩平产值过了双千元,纯收入过千元。铁匠沟木里垸农户94年干旱年棉田间套蔬芽,在许多老百姓反映棉花受旱座桃减少的情况下,他家棉花是蕾铃满枝,最后不仅间套增收,而且棉花单产高出30来斤。
  配套技术:
  1.优化品种结构:棉花应选用生育期中熟偏迟,后劲足,较耐秋,结铃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发挥后期优势,多结8月桃,抓住9月桃,早熟不早衰,夺取棉花高产;间套作物宜选用生育期短,矮杆,高产优质和畅销的品种,获得棉花和间套作物两利,双高产,实现高效益。
  2.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可以减缓前期间套作物对棉花的影响,为夺取棉花高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棉花和间套作物都应实行保温育苗移栽,推迟进入大田的时间,缩短大田共生期,通过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促进棉农和间套作物早生快发、早熟高产。 
  3.合理配置株行距。既要确保棉花高产,又要努力争取间套作物高产、高效。棉花密度必须不低于2500株/亩,另外棉田窄行不得低于1.5尺,宽行不得超过3.5尺。 
  4.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一是增施有机肥,每亩2.5-3方;二是全面推广了秸杆还田和棉花前后作物盖草;三是根据间套作物的生理需要偏重施肥,一般收获叶菜类,为主的要偏重氮肥施用,瓜果、豆类要重视磷肥的投入,而根菜类、块茎类作物则应注重增施钾肥;四是根据棉花需肥规律,调整施用时间和数量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控制苗蕾肥中速效氮肥的施用量,增加中后期的施用量,高产棉田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五是全面推广化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六是全面推广普及化调技术。 
  注意问题。
  1.必须以棉为主。各地首先要落实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在确保棉花高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自然气候、土壤类型和市场潜力看好的间套品种。
  2.突出抓好冬季预留棉行开发。
  3.严防人畜中毒,叶菜类和椒茄类苏芽收获前10~15天,瓜果等生食的物在收获前,棉田一般不得用剧毒农药喷雾。要采用汞灯、技把,诱剂诱蛾,化防用拌种、涂茎、滴心等方法。并要和人工捉虫相结合治虫。
  4.要坚持拣尽残膜,保持土壤清洁。
  5.要种养结合。一是要推广秸杆还田,二是要轮种豆种作物。三是要按各作物需肥规律和要求,实行带肥下田。
  6.要紧贴市场。规摸经营。一般近郊棉区以套蔬菜、瓜果等为主,品种有:辣椒、豇豆、甜瓜、速生菜等;局部棉区以套黄豆、花生、玉米为主。同时,不能零打碎敲,靠一家一户去闯市场,找销路,要按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总体布局指导生产,实行规措种植。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6-3-15/21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