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导向农药可减少用药量

零零社区网友  2004-11-12  互联网


 
  减少农药残留及提高农药应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减少农药的用量。在施药过程中,人们一般都努力使药剂覆盖整个害虫栖境,由于雾滴飘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到达生物靶体的农药量极低。在长期研究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过程中,徐汉虹教授提出了导向农药的概念,即农药有效活性成分(活性弹头)与导向载体偶联后,能在植物体内向病虫害为害部位或为害造成的伤口,定向累积的农药制剂。也就是说,有害生物在什么地方为害,农药就向什么地方累积。
    大多数害虫在作物上均有特定的为害部位,如菜青虫、湿地松粉蚧、小菜蛾等,均有趋嫩取食的习性;很多害虫从幼虫到成虫阶段甚至只在一个部位为害,如美洲斑潜蝇、柑桔潜叶蛾、稻纵卷叶螟、椰心叶甲等,只在叶上为害。导向农药可向这些害虫的为害部位积累,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害虫,并减少用药量;可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提高农药使用安全性,降低制剂对人畜的毒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导向农药以能向病虫害为害部位积累的植物次生物(如葫芦叶上的葫芦素)为导向载体,为植物次生物质的研究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导向农药使许多含量低的植物次生化合物,有望成为商品化农药。许多植物活性部位是花、果、种或树皮等,收获量较小,且活性成分比较复杂,难以化学合成。制成导向农药后,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降低几倍或几十倍而防效不变,那么对植物原材料的需求量可以相应减少。这将使许多因采集量不能达到大规模生产要求,而杀虫活性很高的植物性农药,有可能转化为商品化农药产品,彻底改变植物性农药难以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4-11-12/21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