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靠科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省不等不靠,及时找准农业科研定位,改善研发基础条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发展战略――
为了走出一条科技引领支撑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为了实现不扩大耕地面积利用内涵挖潜持续增产的科学发展目标,近年来,我省不等不靠,及时明确农业科研定位,通过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资金支持和环境保障,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加大良种化工程实施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发展,全力提升农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使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8年的54%提高到目前的60.5%,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找准农业科研定位 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锁定农业科技创新,被誉为是“农业科技战线的春风”。
其实在我省,“农业科技战线的春风”早在9年前就已吹起。2003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质,定位在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上,同时,将省农科院的经费拨付形式由差额拨款变为全额拨款,彻底扭转了持续多年的“科研人员自收自支、自己养活自己”的尴尬局面,随后又出台了职称晋升改革配套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院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创业激情。省农科院还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使科技人员纷纷走出高楼深院,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不断从生产中获取科研灵感,按照生产需要选择课题,及时匡正科研方向。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省农科院及时对全院机构特点、研究方向和科研重点进行重新梳理,制定“增、并、转、撤”总体规划。根据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以及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新设畜牧研究所、草业研究所、农村能源研究所、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食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根据黑龙江农业生态区域特点,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山区半山区、三江平原、中部粮食主产区、北部麦豆主产区整合成立了大庆分院、齐齐哈尔分院、牡丹江分院、佳木斯分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绥化分院、黑河分院、克山分院和五常水稻研究所。
改革后的机构体系,既强化了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又充分体现了省农科院整体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公益性质,充分地发挥了省农科院在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引领作用。如今,省农科院70%以上的课题思路都来源于农业生产一线;先后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76个,使全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两次,有力支持了全省粮食生产“八连增”。
科研活力迸发的不仅仅是省农科院,全省农业科技战线都紧紧围绕生产强力攻关。
东北农业大学的“动物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大豆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整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系列水稻宽窄行插秧机机构创新、优化模拟与产业化研究”及“移栽机现代设计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善研发基础条件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力
农业科研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在这方面,我省毫不吝啬,坚持大投入大发展,多方筹资、多渠道投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开展共建一片示范田活动,加快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示范;每年拿出3600万元资金用于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种子研发、技术研发和农机研发。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共获得科研经费2.24亿元,承担各级各类项目400余项,创历年之最。从2003年至今,省农科院累计获得各项资金43.6亿元,是自1956年建院以来前46年经费总和的6.5倍。细心的哈尔滨人会发现,近年来省农科院附近的道路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新建了科研街,学府路上开设了农科院道口,地铁一期也由医大二院延长到省农科院并增设了站点。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近年来,我省在经费投入方面、设施条件方面和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大投入大发展,着力改善研发基础条件,为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3年以来,省农科院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开展的五大粮食作物超级良种良法大面积示范实现重大突破。东北农业大学凭借在高教强省五大科技创新平台“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建设中的累累硕果和展示中的科研实力,在农业部“十二五”重点实验室规划中,新增4个专业重点实验室和4个农业科学观测站。
省农垦科学院也凭借出色的实力,跻身现代化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国家队”行列,成为全国仅有的2个农业信息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之一;并从“十一五”就开始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创新平台,主持国家“十二五”自然科学基金“玉米氮高效QTL关联与联锁联合定位”科研课题。
研发基础条件的显著改善有力提升了我省农业科研产出能力。近年来,全省先后培育出164个优良作物新品种(配套系);集成创新了一批支撑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如优质高产良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小麦高产攻关四项关键技术;合理增加穗数、轻简栽培、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要内容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一增四推”技术;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播种收获等四项玉米关键技术;重点推广了超级稻的8个主导品种和6项主推技术,开展35项试验示范,形成了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坚持大开放大手笔 全力构建大科技体系
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我省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大手笔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先后与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所、大学、国际组织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开展全方位协同创新;从国外引进人才1384人次、种质资源近5000份、新技术30余项;成立了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黑龙江分院和中国农民大学,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省内的科技合作也全方位展开。2011年,省内农业科技俩“巨头”――东北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合作共赢的序幕。通过在全省建立科技园区、开办专家大院、培育致富项目、开展科技培训,省内农业科研院所与全省各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大学、银行、学校、部队等进行了广泛合作,加速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
伴随农业科研创新的开放化、国际化步伐,我们看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在全省农业科研战线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类型齐全、项目丰富、队伍强大的现代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已经初具规模――总投资30亿元、占地8410亩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黑龙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已实现科技研发与展示功能;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厦在哈尔滨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岸拔地而起,预计年底将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5650万元、占地268亩的黑龙江农作物种质创新园区已落户祖国的最南端三亚,为我省种子南繁创造了一流的条件。此外,还有1.41亿元组建了我省最大的种业集团――龙科种业,以及即将启动建设的黑龙江农业科技展览馆建设,即将挂牌的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