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内蒙古大学马铃薯技术研究中心孙清华老师、郭海英硕士在喀喇沁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领导的陪同下,对该旗小牛群镇三姓庄村国家马铃薯原种补贴基地开展的马铃薯多项试验进行现场指导和实地操作,并对马铃薯环腐病、黑痣病、疮痂病、干腐病等进行了调研。
马铃薯是喀喇沁旗旗主栽品种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耕作和栽培方式的影响,广大农民只注重品种、施肥对产量的影响,但是对于耕作方式、种薯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忽略。针对本地马铃薯种植实际,喀喇沁旗植保站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内蒙古自治区植保站将与内蒙古大学马铃薯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马铃薯7种不同杀菌剂防治早疫病试验、不同叶面肥对早疫病影响试验、种植密度及垄高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及块茎感病试验落实在三姓庄村。此试验设计小区(30m2)96个,自出苗开始,到收获后共进行观察、调查、处理7―9次,目的是筛选不同杀菌剂对早疫病防治效果、防治早疫病效果最好增施氮肥的量、种植密度和垄高对有效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和块茎感病率等防效调查,取得马铃薯栽培、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的最佳方案,为科技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为壮大该旗马铃薯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