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技催得稻花香

网友投稿  2010-11-23  互联网

  不久前,中国首届水稻生产大会在我省长沙召开。会议开幕之日,正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八十大寿之时,袁隆平院士对前来祝寿的中央、省领导表示:我这个“80”后,力争三年内,实现水稻亩产900公斤,90岁时,力争亩产达1000公斤!

  有“鱼米之乡”、“九州粮仓”盛名的我省,上世纪50年代,粮食亩产140公斤;如今,亩产达800公斤,在桃江、隆回 、溆浦三个县,今年亩产达900公斤!

  农业,难有惊人一跃,而我省的超级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是我省为世界作出的杰出贡献。它,使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中国人,它为人类结束饥饿找到了“金钥匙”。

  实现水稻生产“惊人一跳”的伟力是科技!

  今年,是我省粮食生产极不平凡的一年,长时间低温阴雨,又反复无常的洪涝干旱,可是,我省粮食获得了历史上又一个丰收年!

  创造这个奇迹的,还是科技!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支10万科技大军攀登在农业科技崎岖的道路上,把科技的种子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

  “望天收”,不再是今日农业的诠释;“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是今天农民的写照。科技,让我省农业突破天地桎梏,铺设了丰收的虹桥,架起了飞翔的翅膀。

  只占全国3.2%的耕地,产出了占全国6.3%的农业产值。6%的粮食、5%的棉花、5.4%的水果。在全国主要农产品排序中,我省粮食总产居第五位,稻谷、柑橘、苎麻排名第一,生猪第二,淡水产品第四,棉花、油料、甘蔗居第八位。

  在这一串串位居前列、掷地有声的数字后面,是科技的支撑,是科技大军的汗水与智慧。据省农业厅的统计数据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省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2000多项。其中,国家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104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350项;“八五”以来,湖南省列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农业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863”计划60多项。袁隆平个人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 的“科学奖”、美国的“世界粮食奖”等15项国际大奖。

  用科技提升传统农业,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使命与责任的“别无他择”。土地有限,种植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展,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才是农业发展的潜力。“种三产四”目标的提出,体现我省决策者的战略眼光,也显现了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所谓“种三产四”,就是3亩地种出4亩地产量。如今,“种三产四”已在全省产粮区全面启动。

  科技提升传统农业,已在我省广袤的田野上奏起凯歌。我省第一产棉大县的华容县,通过培育推广杂交棉种,实现亩产籽棉最高达1100斤,且抗虫抗病强、纤维品质高;“中国楠竹之乡”的桃江县,通过研制专门的肥料,创新病虫害防治方法,连续6年实现立竹数量的增加是面积增加的1.5倍,产量增长是面积增加的近1.7倍……


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回报。炎陵县大院农场的高山萝卜基地,严格按照县土肥站测土配方后制定的“营养套餐”施肥,不再按老祖宗“凭感觉”的方法下料,种植一万亩高山萝卜,平均每亩节约肥料15%,亩产萝卜同比增收265公斤,每亩增收节支212元。

  湘阴县的藠头,按科技种植,每吨增收300美元。

  科技浸润后的三湘田园,风光无限:

  长沙绿世界的水培蔬菜翠绿欲滴;春华蘑菇生产厂房里,杏鲍菇、鸡腿菇仿若“白云朵朵来”;岳麓山下的兰圃,数十种蝴蝶粉红艳丽;江永香柚示范园引种的橘、柚、柠檬一片金黄;鱼类原种场新培育的锦鲤一抹火红……

  科技催得稻花香,潇湘现代农业正菲芳!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0-11-23/14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