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
水稻高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良种、良法、良田,更重要的是农民要有种粮积极性。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多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以一株杂交水稻秧苗震惊了世界。如今,我国的杂交水稻无论是试验水平还是大面积种植水平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水稻高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良种、良法、良田,也就是品种要好,栽培技术要好,田要好。更重要的是农民要有种粮积极性。”让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高兴的是,在2009年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中,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公斤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长的粮食增产周期。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实施强有力的惠农补粮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扩大3200多万亩,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袁隆平委员分析说。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高峰期,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万万突破不得。
“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袁隆平委员说。
袁隆平委员一直致力于在农村推广“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就是种3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现有杂交稻品种4亩的粮食。“节省了1亩地,就等于增加了1亩耕地。农民在节省出来的土地上可以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这样对国家保持耕地面积有利。”他说。
我国水稻平均亩产420公斤,比日本少20公斤,在杂交稻方面,我国亩产达到480公斤,比日本高了40公斤。
如今,随着“种三产四”工程大面积铺开,一期超级稻已有3500万亩,比早于我国近20年研究超级稻的日本的水稻面积还多,平均亩产550公斤,比日本高了100公斤以上,二期超级稻也有三四百万亩。
从亩产800公斤到目标亩产900公斤,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小面积的,比如1亩、2亩、5亩,已经达到了亩产900公斤,100亩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袁隆平委员将近期目标定在,2015年实现大面积(100亩以上)超级稻亩产900公斤。
“我有一个梦想,到我90岁时,也就是2020年,超级稻亩产达到1000公斤。”袁隆平委员设想,到2012年,在湖南推广超级杂交稻1500万亩,用更长的时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相当于产8000万亩的粮食,“这就等于为国家增加了2000万亩耕地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提出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落实到农业上应该怎么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许为钢:
主产区要向高产跨越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十分之一、小麦产量28%的河南,去年又为国家保增长做出了大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提起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十分自豪。去年河南粮食产量1078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2009年河南省粮食增产来之不易!”许为钢代表告诉记者,河南粮食连续6年大丰收,其中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许为钢代表认为,在粮食消费增加、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依靠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提高单产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最主要途径。在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带动下,河南粮食单产实现了从中低产向高产的跨越。国家出台的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河南承担了1/7强的增产任务,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增产260亿斤,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的总体目标。
全国政协常委刘江:
服务体系建设要跟上
“农业是否发达,关键在于内涵,而不是在GDP里的比重。”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江说,从整个趋势来说,农业在GDP里的比重肯定是不断下降的,但是,“这并不表示农业不重要,也不是比重小了就不发达。”刘江委员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连年增产。但农业还是一个分散经营的产业,需要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此外,“加强体系建设是一个关键。健全的农业基本经营体系、服务体系等可以解决目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很多难题。”刘江委员表示,这些年国家很重视农业合作组织建设,能不能多一些综合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实情况下,尽可能地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罗强:
加快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要加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说,“更重要的是,要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链。”
去年,广元以产业链延伸和提升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循环经济区,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广元市农副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内企业销售收入将达80亿元。”罗强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