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杭州9月22日讯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喻景权的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激素能促进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相关论文近日在美国化学学会主办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发表。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人类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250万吨。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蔬菜贸易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目前,控制农药残留量的办法大多局限在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等方面的努力。喻景权课题组的研究第一次找到了降解控制农药残留的“天然帮手”——油菜素内酯。
喻景权是浙大蔬菜学学科负责人,人称“蔬菜教授”。“我常被问到两个问题,什么蔬菜营养好,什么蔬菜农药少。这促使我去关注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对喻景权来说,油菜素内酯并不陌生,他的一项研究曾发现,这种物质能够调控植物抗逆性和光合作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油菜素内酯的新功用。
据喻景权介绍,农药被植物吸收后,并非一直残留在植物体内,而是会被植物体内某些酶自身慢慢“消化”。喻景权说:“只是这种过程的速度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迅速,导致农产品采收后还存在一定的农药残留。”
研究人员发现,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如P450和GST)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提高,这些基因“指导”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被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或低毒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喻景权课题组发现,当植物体内的油菜素内酯含量升高时,P450等基因的表达就会更加“活跃”。相反,当油菜素内酯的含量降低,这种基因就变得“安静”。他们以黄瓜作实验,选取了4种代表性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在喷洒这些农药之前,先给植物喷洒一次油菜素内酯,农药残留比未处理的降低了30%~70%。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研究的发现为蔬菜等安全生产提供了一条途径。“可喜的是,油菜素内酯能够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批量生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环境友好,对动植物没有伤害。”喻景权说,这项技术正在浙江省的大型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应用。课题组接下来将探索其内在机理,并开发出更加优化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