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绿肥生产增添河西走廊和谐农业新亮色

网友投稿  2009-09-21  互联网

9月中旬的甘肃河西走廊,阳光明媚,和风惠畅。记者随“全国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西北旱区)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会”的代表,驱车从甘肃省武威市出发经张掖到酒泉市,沿途的公路两侧,不时可以看到一边是大片裸露的黄土地,一边却是绿浪翻滚的宜人景致。

 

地处河西走廊的甘肃省山丹县清泉镇的休闲地,裸露着黄土。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包兴国研究员介绍说,宜人的绿色是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西北旱区课题组设置的大面积示范样板田。作为该课题组的负责人,谈到绿肥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兴起,包兴国研究员满脸的兴奋。

 

甘肃河西走廊多数地区二季不足、一季有余,春小麦收获后,尚有3个月左右的空闲期,以前这些土地多数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较大面积的夏秋季休闲现象,于是形成大片黄土裸露。而夏秋季节休闲期正值当地雨热同季,资源浪费十分可惜。为此,包兴国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究集成了小麦套、复种短期豆科绿肥作物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的种植利用技术模式,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夏秋季节的降水和光温资源,而且还可促进当地农牧业的和谐发展。

 

“这是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的混合体,亩产鲜草至少2吨。”走进绿肥种植示范样板田,包兴国随手从田里扯起一把绿色植物介绍说:“在9月刈割一茬鲜草,刈割时适当留茬,继续生长约1个月后翻压作绿肥。鲜草可以给当地的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青饲草,翻压作绿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达到用地和养地结合,减少化学氮肥施用。”

 

本着用地养地结合的原则,该项目课题组针对河西走廊特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宜河西走廊种植利用的养地型农田种植方式。除了此次在各个示范现场看到的小麦复种短期豆科绿肥作物箭筈豌豆、毛叶苕子模式外,在甘肃省的玉米一熟区,针对玉米前期生长缓慢的特点,利用早春在玉米行间间作豆科绿肥作物,既能提高绿肥作物对水、肥、光、热的利用效率,培肥土壤,解决了当地有机肥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可利用作物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该课题组还通过改单一马铃薯为绿肥与马铃薯结合的农牧生产模式,成功解决了祁连山北麓马铃薯产区的连作障碍问题,并为当地发展畜牧业开辟了新途径。以上这些技术模式不仅适宜甘肃当地的农业生产,还辐射到了周边的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山西等地区,项目实施两年来,有关技术已经累计推广30多万亩。

 

据了解,绿肥作物是我国传统的、十分有效的养地作物,是纯天然的有机肥源,种植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针对我国绿肥作物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的局面,国家于2008年启动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曹卫东博士告诉记者,我国季节性闲置土地面积巨大,并且多数作物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间套轮作等方式插入绿肥作物,因此,绿肥作物的种植利用不仅不会和主要粮棉油作物争地,反而可以通过自身的养地功能进一步提高粮棉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轮歇制度来保育土地,而我国的土地多数需要持续高产,很难得到专门的休养。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闲置土地以及通过合理的种植制度来发展绿肥作物,为和谐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9-09-21/14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