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血鬼日本菟丝子、水葫芦、牛蛙……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院士透露,物种入侵给中国带来每年约13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经济上的损失还可以量化成数字,但生态安全却没办法用金钱来估量。
南京市民发现一只长有七条腿、重一斤的牛蛙。图CFP
物种入侵草木皆兵
调查源起
2007年10月,四川遂宁出现植物吸血鬼日本菟丝子;2007年10月,水葫芦入侵上海外滩……
此前的2007年9月27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司长俞太尉、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联合接受采访,外来物种入侵再次引起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就有50余种,最大来源地为美洲。新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平均每年递增1~2种。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院士在相关场合透露,外来入侵物种给我国带来每年约13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外来物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可以量化成数字,但生态安全却是没办法用金钱来估量。
名词解释
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生物由原来的生存地,经过自然或者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生态灾难的过程。
第一部分
水葫芦何时捞到头?
水葫芦的问题已经被一些专家称为“生态癌症”,在整个黄浦江流域水葫芦肆虐的大环境下,外滩景观水域的应急抢险已持续7年,周而复始,治理成本高昂。
第二部分
植物“吸血鬼”菟丝子
究竟是什么植物,这样疯狂吸取其所寄生的植物营养,造成被寄生的植物营养被迅速榨干最后枯黄致死的呢?
第三部分
牛蛙从嘴里跳出的杀手
国家环保总局所列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牛蛙与福寿螺、小龙虾、巴西龟等一起榜上有名并排位靠前。
今年夏季日本就出现野生牛蛙感染“青蛙壶菌病”的事件。今年10月,在重庆市某酒店工作的陈先生就在水产市场进货时发现了一只有蹼且长着六条腿的牛蛙。对此现象专家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都是由基因变异造成的,一旦发现这样的生物最好交给当地专业机构进行研究。不宜自己饲养,不宜食用,更不要随便“放生”,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
2007年4月,福建水口电站水葫芦的壮观场景。图CFP
第一部分
生物课
“紫色恶魔”水葫芦
正名:凤眼莲
别名:水浮莲、水葫芦
科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原产地: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
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原产委内瑞拉的水葫芦艳丽无比,人们于是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水葫芦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一度被专家称为“紫色恶魔”。1901年,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水葫芦为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得名;又因它浮于水面生长而得名水浮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非洲学者Ogutu-Ohwayo等人的一项被多次引用的计算显示,只要条件允许,1棵水葫芦一年之内可以产生1.4亿棵分株,可以铺满140公顷的水面,鲜重可达28000吨。而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使它的破坏力惊人:首先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水葫芦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水葫芦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水葫芦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是毁灭性的。在它的家乡南美洲没有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域,但是却有至少200种以之为食的天敌昆虫。然而在遥远的中国,这两者恰恰相反。
水葫芦何时捞到头?
特约撰稿 李东 发自上海
2007年10月下旬的上海外滩,有一样东西比那里的风景更引人瞩目。水葫芦“汛期“不期而至,让猝不及防。以往,外滩大面积出现水葫芦要到12月份,由于提前到来,几乎造成了外滩的“水葫芦危机”。
水葫芦的问题已经被一些专家称为“生态癌症”,在整个黄浦江流域水葫芦肆虐的大环境下,外滩景观水域的应急抢险已持续7年,周而复始,治理成本高昂。
外滩来了不速之客
10月23日清晨,途经外滩的上班族们发现,南浦大桥至吴淞路桥之间的黄浦江水域出现了带状“绿毯”,几乎在一夜之间,水葫芦就侵入了外滩景观河道。沿堤岸都是密密麻麻的绿色,咋看上去似乎也挺美。
然而,对于上海市市容环卫局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风景,作为上海最响亮的名片,如果外滩被水葫芦占领,甚至可以说是污染,损失将无法估量。上海市环卫局从23日开始调集16艘装备精良的打捞船分赴外滩及上下游打捞清理水葫芦,其中,苏州河口段到徐蒲大桥段的景观水域,被确定为抢险的重点区域。设在上游泖港、米市渡等地的三道防线迅速启动,25日,外滩水域大片水葫芦阵被清理。在随后的几天里,除部分作业船继续在外滩景观区域清理漏网的水葫芦外,大批人员和设备被调往上游作业区,在泖港拦截区域后组成严密的防线,严防死守。一直到11月,上海市环卫局所属的沪环卫37号船都坚守在江面作业,但每天近万吨的水葫芦正源源不断而来。由于往年水葫芦汛期都是在12月份才来,这意味着他们今年的工作强度将比以往大得多。
由于今年台风来得较晚,正好是水葫芦开始生长的时节。申城附近地区风力增大,原先散落于各黄浦江支流的水葫芦得以迅速漂移,最后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等地集结成群,造成了水葫芦的来势凶猛。再加上台风时,苏浙两省的河道泄洪,给水葫芦来沪创造了条件。相对于疯狂生长的水葫芦,市容环卫的打捞清理似乎显得如此被动。沿黄浦江而上,在那里看到的水葫芦的壮观场面可谓壮观。黄浦江的重要支流泖河,数百米宽的河道上,水葫芦密布江面,不见首尾。在泖新村近岸区域,疯长的水葫芦开着紫色的小花,在低洼区连接成片,连绵数公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水葫芦生长旺盛的季节,水质很好,一等到水葫芦开始枯萎腐烂的时候,只要是水葫芦连片的地方,近岸的水都是黑的,放鱼下去都养不活。而在黄浦江上游60公里外的大蒸港,水葫芦的凶猛更让人触目惊心。宽100米左右的河段上,10多米宽的水葫芦带从上游奔流而下,连绵不绝。即使站在高20米的大桥上,也只能看见一条快速移动的绿色长带,分别消失在上下游的地平线上。
站在岸边,记者心里总在假设,外滩的环卫工人如果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知他们会用怎样的心态工作,他们会不会和我一样有种绝望的感觉。
上海环卫局水管处处长张峰说,黄浦江的水葫芦之患在2000年至2002年最为严重。上海市政府成立的由农委牵头,环卫、环保和水务分治的模式,拨专款用于水葫芦治理。以环卫局为例,装备了约16条作业船,每艘船造价都在百万以上。还配备和聘用了相当的人力,专门从事打捞工作。但这些配备仅仅啊在市区形成了战斗力,在黄浦江上游的金山区、松江区、清浦区,乃至江苏浙江的一些地区却因为经费和人力不到位,基本无常备的人力物力,一定程度造成了水葫芦的自由生长,给下游的防治压力巨大。
实际上,对于外滩水葫芦如何处理,在上海也曾在争议。随着天气的变化,到第二年1月,即使不打捞,满江的水葫芦也会冲进大海而消失。无论捞与不捞,每年10月,周期性的水葫芦汛期将再次开始。7年来,水葫芦年年来,年年捞,不知道何时是个头。然而,外滩这个上海名片上是不允许有异物的,为了一段时间内的景观需求,捞水葫芦尽管有些头疼医头的感觉,但还是得年年都这么干着。
频频出镜的明星植物
水葫芦在近几年的中国媒体上都算得上是明星植物,其曝光率之高令人咋舌。百度上搜索水葫芦,用时0.001秒就出现了41万条关于水葫芦的消息,几乎都是关于水葫芦危害、如何根治的文章。
光是今年上半年有关水葫芦的消息就要看得人头皮发麻。
4月初,福建出现2007年中国的第一次水葫芦暴发,自闽江上游来袭的水葫芦覆盖水口大坝整个库区,面积近2400亩。
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三峡库区周围,其中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道。
5月中旬,四川南充市滑滩河水葫芦堵塞河道3公里。
6月初,重庆花溪河水葫芦封锁4公里;同期,位于嘉陵江上的华能四川青居水电站遭到大量水葫芦入侵。
7月初,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暴发水葫芦,富春江水库亦未能幸免;同期,上海金山、松江两地水葫芦暴发,仅金山区每天打捞至少550吨。
8月中旬,安徽省安庆市莲湖水葫芦侵占近千亩水面。
9月初,湖南捞刀河水葫芦暴发,厚达3米,打捞者可在其上行走,而之前浏阳河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面绵延数公里……
往年资料显示,水葫芦的疯狂入侵经常要持续到气温下降的秋冬季节才会有所收敛,上海黄浦江水葫芦的汛期将持续到12月。
从1901年进入中国,到现在,水葫芦已经作为外来生物入侵的样本在我国南方10多个省市肆虐。据悉,每年我国在治理水葫芦的花费投入就已经5亿元以上,而水葫芦造成的生态、农业方面的损失则无从计算。
作为已知的生长最为快速的植物之一,水葫芦的生长令人恐怖。污染严重的水域,正是水葫芦生长的天堂。在这种情形之下,水面只有满目绿叶而不会有一支花序,因为此时它只选择无性繁殖。非洲学者Ogutu-Ohwayo等人的一项被多次引用的计算显示,只要条件允许,1棵水葫芦一年之内可以产生1.4亿棵分株,可以铺满140公顷的水面,鲜重可达28000吨。当然,水葫芦还有另一种繁殖的选择:种子。它的每一株花序可以产生大约300粒种子,这些种子借水传播,条件适宜时可以在几天之内发芽,条件不适时则休眠15-20年之后仍可保持生命活力。
研究表明,水葫芦大规模生长将会给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破坏:在水面之上,水葫芦层层叠叠的植株可高出水面1.5米以上,它们阻挡阳光进入水体,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下光照和氧气缺乏;而在水面之下,死亡后富集污染物的腐烂植株沉入水底时,同时将大量污染物带入水底,使得底生生态系统遭受灭顶之灾。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昆明滇池,在滇池引入水葫芦治污之后,本地的水生高等植物仅余3种。另外,在非洲和南亚的一些国家,水葫芦暴发之后拥堵航线、阻塞水道、威胁渔业甚至侵扰电站等等,直接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尽管如此,关于水葫芦的利弊的争论还是无法平息。最近,关于人工引入水葫芦用于治理水质污染的消息开始出现。
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发现,在污水中,水葫芦依然长势很好,繁殖旺盛。研究表明,水葫芦具有极强的富集重金属能力。从生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稀土元素,到农田汇入的农药污染物,水葫芦几乎是来者不拒,一一吸纳。于是,有人建议用水葫芦来治理目前最让人头疼的水质污染问题。1992年,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者专门出版了《水葫芦拯救地球》一书,力赞其净化水质及空气、还可削减温室气体。
在我国,对于像水葫芦这样的植物的种植并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在一些地方,水葫芦也名正言顺地被当作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就像当年作为猪饲料推广一样。在今年8月出台的广州市绿化规范中,水葫芦被不加限制地列入河涌绿化植物;在无锡公布的太湖湿地规划中,2010年之前“有计划地”种植的水生植物中,水葫芦名列其中。
实际上,水葫芦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并不负责将所有污染物降解掉。毒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了地点。水葫芦的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以毒攻毒毒更毒?
在与水葫芦的“战争”中,机械打捞也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做法,但也被公认是最为昂贵的治理方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对水葫芦治理方面的投入高达5亿元以上。在上海,每打捞一吨水葫芦的成本约100元人民币,这里还没有计入装运费和填埋费。尽管如此,机械打捞还是费力不讨好,打捞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水葫芦生长的速度。在备受水葫芦侵扰之苦的上海,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数字显示,2006年上海市一共打捞了26万余吨水葫芦,代价是出动了3889人次及1092艘次船只。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能够阻止2007年10月水葫芦提前卷土重来。
笨办法不行,生物防治一直都还在探讨阶段。生物防治,是否会造成新的生物污染?这方面的工作因此一直都十分谨慎。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在推广使用水葫芦象甲虫。云南省曾引入象甲虫吃水葫芦,效果很好。2004年,浙江省宁波市也引进了水葫芦象甲虫,在余姚市马渚镇投放了8000多只,以此来抑制水葫芦的蔓延。
据介绍,象甲的寿命有200来天,其经历分幼虫——茧(蛹)——成虫三个阶段,幼虫象甲在吃根部附近的硕大梗茎(生长嫩点),控制水葫芦的繁殖;而成虫象甲则专以水葫芦叶子为食,并会钻到水下,专门在水葫芦根茎部打洞和吐丝结茧,让水灌入其中,导致水葫芦下沉烂掉。
尽管水葫芦象甲虫的引进有效地抑制了水葫芦的生长,但是,科技界对此却说法不一。
水葫芦象甲虫自1996年首次引进国内,经中国农科院安全测试:该物种对63种农作物不取食。宁波市农科院试验发现:水葫芦象甲是专食动物,只是抑制水葫芦的生长和种群繁殖能力,因此不会造成它的食性转移。但也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有关农业专家担心,水葫芦象甲虫引进后,会不会毫无节制地繁殖,或由于气候和环境的改变,时间一长,会造成它们转移食性改吃其他生物,由此造成新的生态灾难?就治理成本而言,这要比人工打捞更高。
还有专家认为,水葫芦入侵问题的根源是水污染问题。在水质清澈、原生生态保持完整的环境之中,水葫芦很难成功入侵。如果想要彻底解决水葫芦入侵问题,即便是物理化学方法再结合以生物天敌控制,也很难做到根除水葫芦。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能够控制住严峻的水污染现状。
第二部分
生物课
植物“吸血鬼”菟丝子
正名:菟丝子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
科属:旋花科菟丝子属
原产地:日本
一年生寄生草本,缺乏根与叶的构造。茎攀缘性,丝状且光滑,淡黄色,植株以吸器附着寄主生存。菟丝子对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似乎有所偏好,凡住家的绿篱、路肩的护坡、到海边的灌木丛,都是菟丝子理想的寄生环境。菟丝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级易辨识。当菟丝子侵害植物时,会长出锐利的吸器伸入植物体内,吸收寄主的养分,继续长出其它分枝。日本菟丝子每天的生长量可达15厘米,一株菟丝子可覆盖住相当大面积的农作物或植物。一窝菟丝子一般情况下可产3000~5000粒种子,其种子可随风力和雀鸟的叼食疯狂传播,蔓延速度极快。除了靠种子繁殖外,断裂的植物体碎片只要能缠住寄主,就能成为新植株,继续拓展和蔓延。
中国菟丝子与日本菟丝子外形基本相似,但本地菟丝子的茎藤直径在1毫米以下,主要寄主是大豆、胡枝子、苜蓿、烟草、土豆等草本植物,危害性也相对较弱,同时还是一种中医良药。因此,在谈到菟丝子的危害时人们更多的是指日本菟丝子。
请来的偏方成了毒药
本刊记者 孙晓筠 实习记者 张凯 发自四川遂宁
2007年10月6日上午,四川省遂宁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林业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顾不上国庆休假,正积极的进行一种外来植物的清除工作。
在这种植物最繁茂的遂宁市西山公路一带,行道树上长出了大量像树藤一样的植物,起初人们还以为这是行道树上长的寄生藤,但没过多久,就看到树木开始枯黄,出现了落叶的现象。短短几十天,就有不少黄桷树、小叶榕等不同树种的树枯死。
究竟是什么植物,这样疯狂吸取其所寄生的植物营养,造成被寄生的植物营养被迅速榨干最后枯黄致死的呢?
从“无娘藤”到“无良藤”
“为了您,这座城市已经等了1660年”巨幅的广告牌耸立在四川省遂宁市高速公路出口处。热情张开手臂的遂宁市绿化面积很高,加上西山森林公园的成功维护开发,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争取成为“最佳人居城市”与“森林城市”。不过很显然,这座美丽的城市等待的绝不是这场令人苦闷的风波。
不过噩梦的出现几乎就是在西山公园沿路一带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开门迎客的同时。“这种草非常恐怖,只要一个月时间,院子里的所有植物就被‘它’吃死!你看嘛,我种的果树都死光了。”马大姐与家人正在自己已经废弃的农家乐园子里吃午饭,离饭桌五米远的院墙下,两株枯黄的枇杷树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不少嫩黄色的藤状物,“这种藤原来我们叫‘无娘藤’,现在我看根本就是‘无良藤’!”
马大姐似乎并不太清楚这“无良藤”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反正我看林业局都用砍树桠的办法来救树子,估计这东西就是害人精。”马大姐院子里的这些“无良藤”在她眼里是“见风就长,沾水就活”的怪物,无根无叶地在院子里疯长了一阵后,她才发现凡是被这怪物缠上的树基本都没有了活路。马大姐的丈夫姓唐,他用农民的观点来解释这怪物的害处:“你们想想看,它自己不长根不长叶,吃不到养分吃不到水,靠啥活?就靠缠上的树嘛。树吃多少水它就吃树多少水,树根再深树叶再密,吸收来的养分,全部变成这个怪藤的养分了。再大的树都经不起它缠,一缠就死。”
而令马大姐最尴尬的是,当初正是她听信一位来其农家乐玩儿的老婆婆的“偏方”才植下了这苦果。
从偏方到苦药
老婆婆的“偏方”是用这无娘藤炖猪蹄祛风湿。“我们这儿就在山脚下,气候本来就潮湿,得风湿病的人多。一听这话,我就信了。”马大姐此时的悔意在她的子女看来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偏方”并非马大姐一个人听见过,在遂宁市菟丝子受灾情况最严重的西山地区,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这个神奇的偏方。住在马大姐家对面的另一家农家乐老板陈立清,更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炖猪蹄子效果最好了,这种草在中药铺都有卖的,但是贵得很。如果在自己家里就可以摘到,那多好?!”
不过陈子清并没有像马大姐那样把“无娘藤”扯上一根到自己园子里,但与马大姐一样欢喜地在自己园子里“栽中药”的农户却并不少。有好几户农家乐原本将园子里的灌木丛剪出些动物图形,可是很快这些“兔子”、“鹿子”的动物,全部变得萎靡不振,迅速调零。不过,当时农户基本上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是那“偏方”酿的祸。
那两年,正是遂宁西山农家乐生意风风火火的时候。不但周末,就算是平时也会有不少遂宁市区的居民选择到这里来吃饭小憩。缠在树上嫩黄的“无娘藤”,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小孩子的玩具的。不少孩子都发现了这新鲜的玩意,有些孩子因其外形像蛇而拿来当吓唬小女孩的玩意儿,有些则拿来当鞭子互相抽打。玩一会儿大多又都厌了,随手一扔了事。
一味“偏方中药”就开始在西山四处漫延开去,而绿树却因此而叶变黄变枯。可令人意外的是,当地的农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自己吃过这一味风湿良药。“把树都吃得死的草,怕是治不好我们的病哦。”马大姐尴尬地表示。
可怖的植物“吸血鬼”
被传说成“偏方良药”又造成当地曾经生意兴隆的农家乐纷纷关张的“无良藤”,在遂宁市林业局里有另外一个名字——日本菟丝子。
“不过还在等待最后的鉴定结果。”该市林科站负责人蒲立新表现出来了科学上与工作上的谨慎,“2004年我们就在本市开发区首次发现过这种植物,但是现在发现情况还是比较严重。所以今年9月我们向四川省林业厅汇报了此事,上面也派了专家来考察鉴定,目前只有一个初步的鉴定结果。”
林业专家对遂宁的菟丝子经过调查,发现其生长速度、破坏能力的确远远超过普通菟丝子。所以初步认定,遂宁的菟丝子就是破坏力极强的日本菟丝子。如不迅速处理,遂宁市的整个植被都将遭遇灭顶之灾。为此,才出现了2007年10月6日上午,遂宁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林业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顾不上国庆休假,积极清除菟丝子的一幕。
由于“疑似日本菟丝子”给遂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地林业局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措施。由于没有特效药,无法对其进行药物清除,市林业部门为了能完全除灭菟丝子,他们将采用削枝、焚烧等物理处理办法来解决。这使得西山公路旁的大部分树枝都被人为折断,光秃秃的树枝随处可见,一些枯死了的树还暂时没有换栽。
浦立新介绍称11月初,这些菟丝子开了很多漂亮的小白花,也就是说马上就将进入冬季的结籽期。“随风吹,被鸟啄”一旦这样的现象发生,则意味着在外来生物防治上最令人头疼的自然传播将开始。“可是,像这种种类繁多的博物,区别是很细微的,必须有花有籽了才可能进行完整的鉴定。我们只好等着这花开了籽结了,让专家给出一个正确的鉴定结果。”浦立新的无奈之中,还包括从10月开始,该市林业局已经投入了10万元的金额进行清除工作,“不过日本菟丝子并没有一个彻底根治的办法,这才是让我们最痛苦的地方。”
天灾之后
虽然林业局官员一致表示鉴定结果未出,但11月7日的《遂宁日报》第6版头条,对遂宁市的这“尚未最后鉴定”的菟丝子危害情况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植物吸血鬼肆虐西山森林公园”是该报道的标题,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危害以及当地林业局对此采取的措施。
不过,在整治过后的遂宁市西山坡,大批嫩黄的菟丝子依然可以清晰可见。虽然场面不似之前那么大,可在散落四处的砍断的枯枝的衬托下,反而更触目惊心。那些在枝条上缠绕的菟丝子依然健康生长着,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而原本高居树上的菟丝子,已成功“下地”,寄生在一些低矮的藤状植物上。
目睹了整个整治过程的农户绝大多数对“菟丝子”这三个字显得相当陌生。对此蒲立新表示,市林业局正在联系当地电视台与平面媒体,将制作一个专门的“菟丝子介绍专题”。并将与林业局的宣传资料一起,向全市居民进行宣传。
而令该市林业局最感困难的一件事,还不是关于这些“疑似日本菟丝子”的根除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据蒲立新介绍,因为城市绿化划归城建部门负责,城市绿化单位引进的外地树苗一律不通过林业局进行检疫。“我们就怀疑遂宁的菟丝子,是绿化单位从广东引进的树木携带进来的。”蒲立新介绍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林业局第一场的“清除菟丝子现场会议”,他们就是与市绿化办一起召开的。
不过到具体进行清除工作时,依然是由林业局来牵头负责。除了喷洒农药之外,林业局还请了大批农民工对受到菟丝子危害的树木进行砍伐焚烧。“为了保护名贵古树,有些受灾的古树我们只截枝不毁树。”林科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称,“其余的则全部拿到统一地方进行焚烧。虽然明知道这样也并不能根除,但是尽全力防止其种子越冬,已经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最好的工作了。”该市林科站站长表示,目前最后的鉴定结果还没有下来,媒体不应该涉足此事:“其实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都是义务性的,而且我们就只管做工作,并不想听到表扬。”因为对林业部门而言,菟丝子还只是农业部门的一个检疫对象,而具体到遂宁市的菟丝子来说,真正的责任人“据我们推测就是园林部门”。
截止记者发稿时,在四川省林业网以及遂宁市林业网上,都看到关于“防治日本菟丝子首战告捷”之类的文章。不过关于“遂宁市消灭菟丝子”的内容,却始终还没有看到。
勉为其难的治理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有害植物及杂草研究室了解到,我国在除菟丝子上,主要是用一种叫“地乐胺”的农药,又名“仲丁灵”。这种农药药剂进入植物体后,主要抑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幼芽及幼根生长。亦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控制烟草腋芽生长。从而达到可作用于大豆、棉花、水稻、玉米、向日葵、马铃薯、花生、西瓜、甜菜、甘蔗和蔬菜等作物田中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等1年生单子叶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的效果。这是一种常用的除杂草剂,至于是否有专门针对日本菟丝子的消除良药呢?农科院专家回答表示,暂时没有。
农科院专家表示,在我国,有关外来有害植物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建议应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各种环境中的外来有害植物种类、分布,并认真评价这些外来有害植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先就一、两种危害特大的外来有害植物进行研究及综合治理示范,建立成功模式进行推广。同时对外来植物应谨慎引种并加强对其的管理。对于拟引入的外来植物种类,不论其作何用途,必须组织包括生态学家、植物检疫人员、杂草防治专家、环保专家在内的专家组的充分论证,经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批准方可引入、试种,以防止引种后带来生态学灾难。进一步健全完善并有效实施植物检疫法及植物引种条例,从法律上严格约束外来有害植物的传入。逐步达到控制主要外来有害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第三部分(李东发 孙晓筠)
生物课
牛蛙
学名:Ranacatesbeiana Shaw
又名:美国青蛙
科属:蛙科、蛙属
原产地: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牛蛙体大粗壮,体长15-20厘米,在蛙类中身体巨大。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鸣声宏亮,如牛叫,因而得名。背部皮肤略显粗糙。牛蛙寿命长达6-8年,繁殖能力强,1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
牛蛙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幼龟,蛇,小型鼠类等,甚至能捕捉小水禽。由于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旦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将大大破坏生物多样性。
牛蛙后腿肌肉十分发达,可以和牛后腿的腱子肉媲美,而且和牛肉一样,营养价值很高,是一道美味菜肴。因而被世界各地作为食物广泛引入,l959年进入我国,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
牛蛙从嘴里跳出的杀手
本刊记者 孙晓筠 报道
但凡读过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没有不知道“蟒蛄朱蛤”的。查大侠虚构中的声如蛮牛巨毒无比的怪物,虽然并不可能跃入我们的生活圈子,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其实餐馆里那些美味的“泡椒牛蛙”、“干锅蛙”,全部都是“害虫”你会做何反应呢?
今年年初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主编的2007年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中,除了被媒体热炒的“《无极》剧组成绿色反面教材”、引起大众恐慌的“福寿螺”入侵之外,还公布了国家环保总局所列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牛蛙与福寿螺、小龙虾、巴西龟等一起榜上有名并排位靠前。
来福枪打牛蛙,真的
关于牛蛙最夸张的故事尚未在中国发生,2005年的8月法国南部的乡村里,大批手持来福枪并安装消音器的野生物种保护局的工作人员,就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美国牛蛙歼灭战”。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歼灭战”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把整个法国南部扰得一塌糊涂的美国牛蛙,至今还没有真正离开。
1968年进入法国的美国牛蛙,因为肉淡无味并没有成为美食国度的盘中佳品。可是,那些生活在法国的小型蛙类,却成为了这种牛蛙的腹中之物。这种牛蛙身形巨大,普通湖泊动物在它们面前都不堪一击。他们长成后长达60多毫米,重近2斤。更可怕的是,美国牛蛙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美国牛蛙一年能产25000只卵。这使得法国土产青蛙、小蜥蜴甚至是小鸟都没有逃过巨型牛蛙的袭击。而更令法国农民郁闷的是,这些对湖泊生物而言几乎是毁灭性打击的杀手们,却对田间湖底的有害昆虫视如无物,至使农作物遭受巨大打击。
当地生态平衡被这些美国牛蛙们完全打破,近40年的“养育之恩”换来“灭顶之灾”,使法国南部的农民、生态专家乃至整个法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愁眉不展。但是就算是用上了来福枪,还是有不少牛蛙成功逃窜。法国政府还为此专门下达“通缉令”,希望全法国人都站出来彻底消灭美国牛蛙。
美国牛蛙不是美蛙
中国的第一只牛蛙来自古巴,但是随着牛蛙经济的蓬勃发展,包括美国牛蛙在内的“蟒蛄朱蛤”们正在我们的稻田中出没。
牛蛙在中国的市场显然比法国更好,各种关于牛蛙的美食层出不穷,至使牛蛙市场十分繁荣而牛蛙的价格也一直不低。记者通过对11月水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查得知,在江苏江西等拥有大批牛蛙养殖基地的市场里,牛蛙的平均价格还保持在13元左右;但到了北京、内蒙、新疆这样的地方,同样的牛蛙价格却可直线飞涨到20至24元。而到了饭桌上,牛蛙的价格还将来一次“质的飞跃”。在如此的利润诱惑之下,不少养殖户开始扩大规模,并开始增加品种。原来体型最大可达20厘米、1公斤左右的古巴牛蛙也慢慢与美国牛蛙、印尼牛蛙、等繁殖能力更强,危害更大的牛蛙为伴。
利益趋动之下,“牛蛙经济”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找到关于美国牛蛙的各种溢美之辞,这种被法国人称为“食之无味”的蛙肉转眼之间成为商家所言“减少胃病发生机会,降低高血压、医治肥胖症,增强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抗病能力”的灵丹妙药。“巧妙”地将“美蛙”与“美国牛蛙”混为一谈,使牛蛙的危害从人们视线中淡出。
小心病从“蛙”入
事实上早在“福寿螺”被北京工商局勒令下店之前,北京市工商局还曾经对牛蛙下过封杀令。2006年北京市卫生监督网上曾经发布过公告,表示由于“其体内可能留有霍乱弧菌,加热不彻底,就会被人体吸收而导致疾病。”而工商部门则明确禁止牛蛙销售。一时之间,曾经日销量达到6000只以上的北京牛蛙市场,突然陷入无蛙上市,无蛙供食的情景。
虽然卫生监督部门也表示只要充分加热制熟,牛蛙食用无害,但北京各餐饮业的菜单上也有相当长的时候都没有出现牛蛙的身影。
其实小心是应该的,今年夏季日本就出现野生牛蛙感染“青蛙壶菌病”的事件,由于该病菌对两栖类动物的杀伤力超过90%,一度引起日本蛙类市场的高度恐慌。
今年10月,在重庆市某酒店工作的陈先生就在水产市场进货时发现了一只有蹼且长着六条腿的牛蛙。不过这并没有吓到这位陈先生,六条腿的“怪物”被他当成是个“宠物”,并带回家饲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充满爱心地表示:“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对此现象专家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都是由基因变异造成的,一旦发现这样的生物最好交给当地专业机构进行研究。不宜自己饲养,不宜食用,更不要随便“放生”,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
像陈先生这样把“六腿牛蛙”当成宠物养还好,因为专家提醒我们由于牛蛙的繁殖能力太强,对于牛蛙一定要圈养。尽管如此,不少专家在进行乡野调查时已经发现在湖北、江西等乡间,已经出现了大批野生“北美牛蛙”。而在这些牛蛙生活的区域,专家则无法找到其它蛙类。
2007年8月,长沙捞刀河清理水葫芦,村民可在河面上自由行走。图CFP
第四部分
危机下的脆弱防线
本刊记者 孙晓筠 报道
“外来生物”听起来是一个很可怕的名词,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张凤桐介绍,我国目前已经查清的外来入侵物种是288种。外来外来入侵物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物种入侵,我国目前是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防治。但法律法规的不完整以及多部门协调的分工合作,却让我们的防线在与外来物种的战争中显得十分脆弱。
分散的法律规范
我国已经先后5次修订过关于外来物种检疫对象的名录,目前也正在进一步修订过程中。不仅如此,包括农业部、林业部等各种专业部门也经常公布新的有害物种名单。可以说各专业部门、科学机构一直都在竭力防治消除外来物种的危害,然而随着各个专业机构纷纷设立自己的检疫标准与检疫名录,以及各个专业部门的工作方式与针对对象不尽相同,在近年来的外来物种检疫与防治上,却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与防治困难。
四川农业大学一位专家介绍说,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由于立法分散,操作性上不免要打折扣,更没有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及跟踪监测机制。关于物种入侵的法律主要散见于《环保法》、《海洋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不仅过于分散,不成体系,而且其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均不强。
如《环保法》虽然涉及到了环境生物的保护,但却并未明确提出外来物入侵及其防治的问题。几经修的《农业法》在64条第一款中加入“从境外引进生物物种资源应当依法进行登记或审批,并采取相应安全控制措施”,但时至今日,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外来物种档案分类管理制度及定期调查的跟踪监测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外来物种防治的内容都仅仅集中在对病虫害及疫种的检疫上,对于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制度及综合治理制度都鲜有涉及;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目标、程序、手段等也均未涉及。
无奈的专业机构
利用普通的网络工具,可以轻松地搜索到关于“菟丝子”的不同解释与介绍。在详细完备的资料中,甚至可以找到其拉丁学名为Cuscutachinensis Lam,英文名为China Dodder。关于其在植物学与中药界的描述与图片,也不难从网络世界获知。
可是,在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下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办与生物安全办提供的“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专业网站中,无论是输入可入中药的“菟丝子”,或是危害性严重的“日本菟丝子”,都无法从中国外来入侵特种数据库中得到任何信息。
为了表示对“外来生物”的关注与严肃对待,国家环保总局一个曾经以“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影响”为主要工作职能的办公室,正式更名为“生物安全办公室”,又名“生物多样性保护处”。处长张文国在谈到这一点时表现出了一丝无奈:“当初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在转基因生物上,对于外来生物入侵这一块工作,我们确实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与能力去兼顾。”
虽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办公室,但是这个隶属于自然生态保护司的机构,并没有对林业、农业、渔业等行业部门的领导权。用张文国的话来说:“人家没有义务向我们汇报工作,我们也没有权力检查别人的工作。”这也就导致了成立已经数年的生物安全办公室,至今能提供的一份关于中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的分析报告,还来自2003年。
不过在这份分析报告中,已经明确表示中国遭受到了严重的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最保守的估计也显示,仅农林业每年最少也有574亿元的经济损失。张文国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该办公室目前能够使用的数据与物种报告,只能来自各行业部门的“主动提供”。“我们也想派专人到下面去进行调查,但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张文国说,“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一块,我国实行的是分行业管理、分地方管理,对于我们总局下属的这些办公室来说,能做到的只有这些。”在他看来目前他领导的这个办公室能够向公众“透露”的关于外来生物的知识与信息“可能还没有大家知道的多。我们能说的无非就是人家公布了的,媒体炒过了的水葫芦、福寿螺这样的东西了。”
谨慎的行业部门
虽然近年来媒体关于外来生物的报道很多,但是因为有严格的法规,不管是各行业部门还是“生物安全办公室”都不能擅自对某一物种是否为外物入侵,或者是否是危害性生物进行定义,在这方面各部门都表现出了相当的谨慎与小心。
在遂宁市菟丝子事件见诸报端后,省林业厅与遂宁市林业局的相关人士,却坚称“这是否是菟丝子,是否是危害性最大的日本菟丝子,我们并没有正式鉴定”。但在四川省林业厅下设的四川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中,不但有图文并茂的关于该市发现菟丝子、专家现场考察鉴定、该市主管部门清除等事件的报道,还正式公布“受害面积已达2000余亩”。按四川省林业厅林防站一位领导的解释,“日本菟丝子”仅仅是我国农业部门的“检疫性危害生物”,但尚未在中国林业部门列入检疫目标,故而“此事其实应该属于农业部门的工作范围”。记者从中国林业总局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检疫新名录中,的确没有找到菟丝子的名字。但事实上,在1992年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不但有菟丝子,更是将整个“菟丝子属”全部列入了检疫对象。对此,包括中国环保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的张文国处长,也表示难以给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他认为对此还是应该参照各专业部门自己的标准来执行检疫。
而当记者在遂宁市林业局采访时,却从该局林科站副站长蒲立新处得知,该市出现的菟丝子的来源,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城市园林规划部门”。蒲立新表示,由于目前中国仅有成都市一个城市“园林林业是一家”,这导致了不少城市的园林绿化部门与林业部门分别工作。“园林部门会从其它地方输入一些用于城市绿化的树木植被,有些可能对方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检疫检查合格证书。我们市出现的菟丝子,就怀疑是从广东引进植物时入侵的。”蒲立新还告诉记者,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到菟丝子危害严重的地区进行现场工作会议时,还叫上了市园林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
对此蒲立新表示出了无奈与担心,他认为防范与整治很显然都并非是林业局的工作,可是如何让各行业部门全部调动到一起来对外来生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他却完全不知道。虽然目前他们已经先后用过了多种农药喷洒,并且砍伐树枝甚至整棵树木焚烧等多种工作,可他与他的同事对于彻底清除该市的菟丝子似乎并不乐观。“如果专家鉴定的结果确实是日本菟丝子的话,根除几乎就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到了现在菟丝子正在开花,到冬天就要结籽了,一旦结籽后被风带到更远更多的区域,这危害就会更大。”蒲立新表示他们已经想到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但于2004年最早在遂宁市开发区发现的菟丝子,经历三年并没有在遂宁市消失的现状,似乎已经让他无能为力了。
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
(2003年,环保总局和科学院公布)
紫茎泽兰 薇甘菊 空心莲子草 豚草 毒麦 互花米草 飞机草 凤眼莲 假高梁 蔗扁蛾 湿地松粉蚧 强大小蠹 美国白蛾 非洲大蜗牛 福寿螺 牛蛙
历史回顾
1954年中国对外贸易部制定了第一个《输出输入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共有病虫30种。
1966年农业部修改了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删去了10种病虫害,增加了14种病虫害,使当时的进境植物检疫对象增加到了34种。
1980年从原名单中删去7种害虫、2种病害,恢复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和美国白蛾2种病虫的检疫地位,又增加了33种病虫害,使病虫害名单增至58种。
1986年农业部会同林业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1980年的名单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修订,删去了21种病虫,在1980年新增加的33种病虫害种,这次被删掉的就有16种。
1992年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农业部对1986年的名单又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包括84种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