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浅析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网友投稿  2013-12-02  互联网

 

  近二十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西部农村人员纷纷奔赴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现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处理好留守儿童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理性看待留守儿童问题,深刻反思问题根源,从思想认识层面上正确看待留守儿童问题。近二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导致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方和城市流动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户籍制度限制、义务教育不均衡、福利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同时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使得这一问题的社会效应短时间内极度放大,社会的关注度增加,诚然媒体关注对加快解决留守儿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更应该理性对待这一问题,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表面文章,弄清根源,合理解决才是正道。留守儿童问题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悖,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单一的措施都是治标之举,绝非治本之策,政府主导、社会联动,企业履责、家庭重视才能逐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减小区域经济差异,从经济发展层面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纵观近二十年来人口流动的大的规律,是一个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过程,这与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走势呈相反态势,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延伸,人口流动由内地向沿海发展。可见,人口区域性流动的最大动因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留守儿童问题与人口的流动息息相关,更是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的必然后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途径就是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管理层的政府始终要把经济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来抓,只有经济发展上来了,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的经济动因才会失去,在经济选择上作为独立经济人的个体会理性选择最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前提上,加之社会关系、家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就地择业创业肯定是群众的首选。同时,经济发展也为地方政府拿出更多财政资金进行相关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保障。

  三、研究制定切实工作措施,提高实践工作水平,从具体工作层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一是内地企业提升工资及福利保障措施,吸引更多的人就地就业择业。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与流出地企业待遇低下,福利水平欠缺有极大的关系,企业加大投入,减少与经济发达地区工资及福利待遇的差距,不仅解决的是企业用工的问题,更是对解决留守儿童这里社会问题有很大推动作用,群众在就业同时能够更好的兼顾家庭孩子,有利于人员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二是强制实施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从目前的法律来看,企业职工并没有成为带薪休假制度的主体,因此从制度层面上推行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将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探亲难问题,对于解决留守儿童也大有裨益。三是建立专门的实名登记的专业帮扶网络平台。在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的同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边是大量留守儿童急需帮扶,一边是社会爱心人士献爱无门。造成这样原因在于缺少一个有效联系沟通途径,因此,建立高效、诚信的联系平台势在必行。专业帮扶网络平台设立可以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依托民间组织来主导,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广泛性收集收集留守儿童及拟帮扶人员信息,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严格实行实名制登记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建立有效的权威的放心的联系平台,通过实名制联系平台确立帮扶关系,让更多的人方便的加入爱心行列,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更好的享受爱心的滋润。四是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关注留守儿童不仅关注其生活状况更应关注其心理状况,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小城镇、广大农村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基本为零,从业者极少。因此必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实施心理疏导。在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时候要充分考虑地域、受众的范围,避免为了数量而机械的设立,同时要聘请具有专门资质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从业。在执业时候实行门诊咨询与定期流动咨询相结合,让心理咨询师深入学校、乡村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治疗。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新涌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全社会在认识上必须务实、理性,在解决问题时候必须现实与长远相结合,将制度设计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企业、社会、政府的责任,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系统的链接才能最终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3-12-02/15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