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近,读大学,上名校,依然是许多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改变人生境遇的主要渠道,但“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依然存在。最近20年来,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近年来,有关重点高校农村孩子比例减少的现象备受关注,成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之一,更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但是,笔者认为,农村孩子难上名校,不完全是贫富差距原因,还存在教育公平难以实现的现实根由。在我们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差距现实鸿沟;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造成基础教育的“起点不公平”,阻隔着这一难题的破解,进而产生社会阶层固化的格局——贵贱贫富,在代际间传递。因此, 要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实现农村孩子的名校梦,根本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公正“伟大的均衡器”,原因在于它能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能够显著改善不利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地位,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近几年,重点高校农村孩子比例减少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既是保障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课题。教育公平这个“伟大工具”,并非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行,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科学设计,因此要破冰教育公平问题,需从源头着力。
从源头着力,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有针对性的对薄弱学校增加经费投入,改变教育的地区差距,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化;其次在高校招生上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考生倾斜,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既能提高农村孩子的升学率,也是享有国家资源的重点名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各级党委、政府要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和尴尬局面,不回避问题,不推脱责任,逐步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竞争中的劣势地位,点燃农村孩子的希望,避免他们在“升学大战”中过早出局,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实现“名校梦”,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