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9日从市卫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使用合统筹资金9.25亿元,1150万人次参合农民从合制度中受益。今年,合参合标准和报销比例都将提高,我市参合农民看病住院将会享受更多实惠。
合制度自2003年在我市开始试点,到2007年实现了全面覆盖。按照“愿保尽保”的原则,目前全市参保人数为355万人,参合率99.85%。
截至去年10月,全市合应筹集10.31亿元,实际筹集9.26亿元,至11月,全市共有1150万人次参合农民从合制度中受益。其中,住院补偿42.7万人次,补偿资金7.4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为76%,比全省平均补偿比75.1%高0.9个百分点;全市住院人均费用为2965元,比2011年2751元上涨7.8%;门诊补偿1076万人次,补偿资金1.3亿元,门诊补偿比为47.6%,比全省平均补偿比44.8%高出2.8个百分点;住院分娩定额补偿等其他补偿31.6万人次,补偿资金6467.6万元;全市合大病补偿4329人次,补偿资金为1499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70%左右。
2013年,我国将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29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40元,其中个人缴费为60元,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筹资标准提高后,虽然农民每人每年多缴纳了10元,但实际报销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农民个人出1元钱,享受了国家补助5元钱优惠。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探索推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大病报销机制,对大病报销加入商业医疗保险,对那些疾病重、花钱多的农民,给予重点考虑,加大报销水准。目前,各县(市)区对合补偿政策也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参合患者住院和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宜城为10万元),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提高到不低于40%,开展了门诊慢性病定额补助工作。
合制度利用经济杠杆,促进了参合农民“就近看病、合理就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业务和建设的水平,促进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引导了卫生资源配置向农村医疗机构“下沉”。
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市共有38万人次参合患者在县、乡两级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占住院人次的88.3%,高于全省83.9%的平均水平。5.6亿元的合基金流向了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占全年住院基金支出总额的75.7%,高于全省68.2%的平均水平。
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实施后,73%的参合农民门诊就医行为发生在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的业务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直接促进了村卫生室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使得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