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南:新农合制度创新为农民织就健康保障网

网友投稿  2012-08-14  互联网

    随着2012年3月1日起“居民健康卡”的发放,河南省的参合农民将无需再拿着合本、户口本,不用再开具纸质的转诊证明等一系列复杂手续,一卡在手, 即可在全省就诊、即时结算。从2003年起,河南先后6次调整和完善合补偿方案,保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该省已有7965.11万参合农民纳入保障范 围,参合率97.65%,均居全国前列。该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合跨区域即时报账,截至2012年5月28日,河南开展跨区域即时结报的213家省、市 级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74.71万人次,补偿金额达33.16亿元。河南还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了近100家农民工 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外出务工农民就地参合、就地报销,在全国开创了先例。合制度的蓬勃发展,为广大参合农民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健康伞”,农民群 众一改过去不敢看病、拖着不看的就医观念,“健康就是幸福”的理念日渐形成。

    2012年3月1日,全国首批居民健康卡在河南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辽宁锦州市、广东佛山市同步举行发卡仪式,河南省是唯一的省级试点地区。

    当日在郑州市,记者见证了56岁的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尚庄村农民吴凤仙接过卫生部部长陈竺亲自颁发的河南省首张“居民健康卡”。2008年,她曾因心脏病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了介入治疗。这张居民健康卡具有可以预约挂号、可以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实现参合农民即时结报等多种功能。吴凤仙的患病史和治疗情况都 被载入电子健康档案。

    自此,河南参合农民在全省范围内看病就医实现“一卡通”,也标志着河南合制度建设步入信息化新阶段。而吴凤仙所在的南曹乡是郑州市农村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试点单位,农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高达95%。

    2012年4月,据河南省卫生厅公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该省已有7965.11万参合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参合率97.65%,均居全国前列,农民群众基 本医疗保障的大网在有一亿人口的河南省迅速铺开。数字背后,凸显的是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河南省深入推进五项医改、积极实施五大工程建 设,结下累累硕果。

    更惠民:
    6次调整完善补偿方案
    合保障水平全国领先

    合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在于有效减轻农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让广大农民看得起病,彻底改变“小病拖、大病扛”的局面,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与尊严。用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的话说,实施合制度是“最贴近民心、最合乎民意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3年来,河南始终将合制度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头戏,不断创新合制度,使合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从2003年起,河南先后6次调整和完善合补偿方案,保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11年的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是河南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7倍,居全国第一。不断提高大病保障水平,一次性住院花费超过6万元报销比例提高到80%,10万元以上提高到90%。参合农民 在乡、县、市和省级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70%、65%。河南参合群众的人均筹资水平,也从去年的230元上升到了290元。 2012年3月,河南省下发文件,提高了精神病、结核病等部分病种的合补偿标准。

    早在2010年9月20日,针对农村儿童患急性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类疾病6个病种,河南省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试点工作就已启动。鲁山县张官营镇胡楼村的5岁女孩杨培英是首位受益患儿。

    杨培英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郑大一附院成功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规定,杨培英的医疗费用合补偿70%,医疗救助补偿20%,杨培英的家人只花了1000多元钱。

    目前,河南省参合儿童中享受大病直补的达7743人,补偿金额1.65亿元。全省所有农村儿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6种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达90%。

    截至2011年年底,河南省共筹集合资金489.17亿元,补偿参合农民3.69 亿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 399.32 亿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28日,河南开展跨区域即时结报的213家省、市级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74.71万人次,补偿金额达 33.16亿元。

    合制度的蓬勃发展,为广大参合农民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健康伞”。

    随着合制度更加便捷、惠民,农民群众的就医观念也随之改变,过去不敢看的病敢看了,过去拖着不看也改为提前看了,“健康就是幸福”的理念日渐形成。

    更利民:
    创新监管严控费用
    为合健康运行搭建“防火墙”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河南也不断加大合支付制度创新和监管创新。

    河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总额预付为主的支付制度改革,2012年5月1日起,先从全省县、乡医疗机构铺开;6月1日起,在所有省、市级合定点医疗机构推广,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遏制了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参合农民很快感受到了支付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

    在宝丰县大营镇,5月4日,因感冒发热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老张,想按往常惯例“住院观察”。医护人员耐心地为他算了一笔账:“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是90%, 但是有200元的起付线,再加上个人自费金额,最起码要个人负担300元左右。而如果参加门诊治疗,门诊统筹报销50%后,个人负担不会超过30元,省 200多元钱。”3天后,老张病愈,他由衷地对家人说:“以后可不能小病大治了!”

    多年来,河南还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全力保障参合农民的最大利益:建立完善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监管长效机制,努力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 长;积极推广合单病种限价管理、按病种定额付费、统筹基金总量控制等有效方式,较好控制了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这些依据河南实际、独具特色的“土单验 方”,有效加强了基金运行监管和医疗服务监管,成为合健康运行的防火墙。

    河南规定,省级医疗机构在坚持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有:严格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严格控制平均床日费用增长幅度;严格 控制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费用所占比例;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不得超过3%。凡因病情需要转往省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必须由县级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证明,除急 诊外,对未开具转诊证明直接到省级医疗机构住院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10%。

    与此同时,河南由省级主导实施合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制度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最简单的正常分娩、阑尾炎切除术到比较复杂的单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巨结肠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再到更复杂的直肠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30个病种,在30家公立和民营医院推行统一的“包干价”,这样,参合农民对医疗费用真正实现了“心中有数”。

    更便民:
    率先实现合跨区域即时报账
    一卡在手可在全省直通就诊

    家住郑州荥阳的吴雪风,是一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为病情需反复住院。2012年4月17日他刚刚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出院,住院两个月合计花费 13781.08元。令吴雪风宽慰的是,该院当场为他垫付了合报销费用6921.56元。这得益于河南省大力加强合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合跨 区域即时报账。

    从2011年7月1日全面启动的河南省市级合定点医疗机构跨区域“即时结报”,实实在在减少了患者的往返奔波之苦,更节省了他们往返奔波费用。而近年来,河南合跨区域直补工作一直就领跑全国。

    2010年12月20日,河南省全面启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合直接报销。2011年6月底,河南省参合农民到所有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可以享受直接报 销。目前,在该省省、市、县、乡所有定点医院,全面实现了即时结报,拥有了参合农民全省跨区看病的“健康直通车”。

    “一卡通”让农民一卡在手,即可在全省就诊,即时结算。随着2012年3月1日起“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参合农民将无需再拿着合本、户口本,不用再开 具纸质的转诊证明等一系列复杂手续,一卡在手,即可在全省就诊、即时结算。使得“一卡通”真正体现了农民“一卡在手,记录一生,服务一生,健康一生”的美 好愿景。

    如今,河南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配备了电脑,实现了从省到村的信息直通。在4万多个村卫生室,可以实现基本诊疗服务、健康 档案的管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合的补偿结算等功能。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开具电子处方、刷卡缴费、合补偿、健康体检、慢 性病随访等功能。

    而且,通过国家合平台,还可以查看河南参合农民在省内的就诊信息、补偿情况,还可查询参合农民在北京的就诊信息,实现远程监管。

    老家在河南农村的小张现在深圳打工,相比同一单位其他省的外来工,他看病的底气显然要大得多。河南有2000多万外出务工农民,为了让“小张们”可以及时 公平享有合政策,河南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了近100家农民工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外出务工农民就地参合、就地报 销,在全国开创了先例。

    也因此,合制度使得农民参合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几年之间,河南省参合农民参合率由2005年的73.2%提高了24.45%,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全国首推“片医”模式,城镇居民有了“私人保健医生”。河南受益医改的农民越来越欢喜,而城镇居民也没有被医改“轻视”。一张密密结实的城镇居民健康保障网也正在彰显功能。

    从2008年起,郑州市卫生系统学习借鉴英国家庭医生经验,也借鉴“片警”的思路,在全国首次推出了“片医”模式。即每个社区以1000户居民为单位划分 成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配备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片医小组,每3000户居民配置1名预防保健人员。医护人员与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疗保健 协议》,进行一对一的契约化服务。

    有个头疼脑热的,居民们的常见病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或者一个电话,“私人保健医生”就及时上门。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8-14/15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