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师科技挂职服务团组建于2005年,6年来,通过开设奶牛专家门诊、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温室枇杷栽培、试验葡萄草莓立体种植……在依托自身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服务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教学能力的提升。
■本报记者 赵正元
为调动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参与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北京市农委、区县组织部联合在乡镇、委办等设立科技镇长、局长助理,搭建专业技术骨干教师挂职服务、培养锻炼的平台。2008年,学院制订“挂职锻炼、服务三农工作管理办法”、“挂职服务工作目标计划书”等管理办法,通过减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项目支持、专项挂职服务补贴、评优与职称挂钩等政策倾斜,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服务“三农”工作。
专业化服务为农民破解难题
学院注重专业化平台的建设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培育,成立了若干个专业化服务工作室,着力提高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一是通过倡导专业化服务,引导专业教师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与服务方向,凝练专业服务能力,调整自己的服务价值取向。市场营销专业化服务工作室,以郊区需求为目标,整合教师资源,通过跨专业领域的资源合作,破解郊区农产品难卖的问题。2007年以来,先后在7个区县完成了20个农产品项目的市场开发,在京郊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设施农业专业化工作室在房山区长阳镇水碾屯二村通过开展系列化服务,先是让村里的粮田变大棚,然后再将蔬菜装箱卖,接着是让外人来当家,把村里现有的土地和特菜品牌与一家公司合作,以土地和大棚作股份,让村民既拿租金又挣工资,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二是通过开展专业化服务,引导专业教师从以往“会什么做什么”的专家服务,逐步向“需要什么做什么”的专业化服务转变,注重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综合性和有效性。根据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农民的需求,草莓产学研服一体化工作室积极寻求温室大棚增收新途径,集成了品种选择、种苗组培、栽培模式试验、植保技术、新型生物肥料使用、产品包装、品牌策划、采摘与销售等跟踪服务,把注重传统生产的农民培养成了当地有影响的草莓示范户,使连续9年收入不足7000元的温室大棚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正在试验推广的林地实用菌在魏善庄镇也喜获成功,20亩林地里的“鸡腿菇”一茬就能采摘6000公斤,每公斤卖到了16元的好价钱。
多层次合作提升服务能力
学院在推进服务“三农”工作中,努力打造院政互动、院院合作、院地共建等多种工作格局,通过多层次合作,借力发展。
院政互动——紧贴各级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集合职业教育特色与优势,积极寻求信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拓展服务实力。学院积极承担北京市政府赋予的村建设任务,先后与市农委、房山区河北镇政府联合实施了“十百千科技帮扶工程”;与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在郊区实施了“十项技术进百村”为主题的乡镇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工程;与市乡企局、市妇联实施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妇女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先后争取到服务、培训项目20多个,获得支持资金1000多万元,每年获得科研项目资金支持近500万元。
院院合作——按照“资源整合、互为依托、共赢发展”的协作意愿,大力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互补与联动服务。学院与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训、技术推广、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联动与协作,共同为远郊区县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服务。
院地共建——本着“共享、互补、发展、双赢”的原则,与区县、乡镇、企业之间进行广泛的项目合作,联手建立产学研服基地,借力发展。与平谷区政府、北京市南郊农场、北郎中农工贸集团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园林绿化规划、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村官培训等 10个特色项目服务。与市乡镇企业局合作,开辟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基地建设等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途径,建立了90多个校外实习场所和研服基地。
随着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学院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多种服务模式。“滴灌式”服务,将学院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信息资源等通过科技人才输入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户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服务的最佳效果;“链条式”服务,把农民多样化需求与专家跨专业组合进行有机连接,使学院的专业建设和队伍培养融入到产业链的发展中,实现了循环与持续服务;“孵化式”服务,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实训基地示范,用成果、技术、人才等支持企业发展,并“孵化”出一批接一批的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