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合力提升农民养老保险水平 宜兴农民养老金5年增长119%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2-05  互联网

  自办还是托管?江苏省宜兴市与中国人寿联手,管理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农民养老保险金5年增长119%

  2009年,中央连续召开会议,对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保障民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据国家保发展计划,2009年到2010年先在全国10%的县启动试点,再逐渐扩大,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保障的全覆盖。

  江苏宜兴市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上,已经走到全国前列。早在2005年6月,宜兴市就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和中国人寿合作,开始推行保的宜兴模式。实施5年多来,宜兴的保已经覆盖了近40万参保人。

  中国人寿掌管养老基金:零投诉和一套专门管理系统

  宜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农民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在享受保惠农政策的同时,还能体验中国人寿的多种优质服务,比如近在家门口的网点、快捷透明的流程和专业的管理方式等。

  2005年8月,中国人寿宜兴市支公司作为宜兴农村养老保险的具体承办机构,深感肩上重担。为确保这一政治性强、农民关注度高的业务尽快施行,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机构优势,迅速启动服务公共事业程序,制定了“三个发挥、三个实施”的管理策略,全面参与宜兴保的管理服务工作。

  首先是发挥机构优势,实施360度网络覆盖。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成立了宜兴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管理中心,在全市设立1个结算中心、20个镇(园、街道)业务服务网点,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经办网络;同时抽调组建一支由25名员工和优秀营销员组成的信息管理员队伍,派驻各业务服务网点实行挂牌上岗。

  其次是发挥专业优势,实施零投诉服务标准。宜兴市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近40万人,信息管理难度大,承办流程复杂。对此,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自主研发出 “宜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联网、实时互通,确保了账户信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业务操作和单证管理制度,确保参保农民既享受到政府惠农政策带来的利益,又能在此过程中享受到来自世界双500强企业带来的专业服务。中国人寿承办近5年来,当地农民对保业务的投诉为零。

  最后是发挥管理优势,实施100%透明运作。为保证该项业务的健康、长效运行,宜兴市委、市政府指导建立了征、管、监三方定期沟通反馈制度,实现 100%全透明运作。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基层政府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对开办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存在风险的具体环节等问题进行反馈交流,形成解决方案,确保保业务工作流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张渚善卷村74岁的村民周清明说过一句话很有代表性:“以前担心好政策不一定有好服务,怕脸难看,钱难拿。没想到整个过程的服务都很到位,感觉很温暖。存折有人亲手交到我手上,到龄领取时也有人及时通知。”农民认识上的变化,实际上正是对中国人寿基金管理质量的一种评价。

  有关专家表示,合办保的“宜兴模式”,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创新,更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政府管理成本锐减:从1000万元到100万元

  宜兴模式的最大看点要算政府在农民养老保险管理成本上的锐减,即从1000万元到100万元,成本下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而农民养老保险的人数和保障水准却在不断地提高,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有关调研,目前保业务主要由县、乡(镇)和行政村三级经办。在调查涉及的2209个县中,只有126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占57.4%;在 29378个乡镇中,只有413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仅占14.1%。如果按照现行人员配备,1名工作人员要管理1万至2万名农民的参保、领取和退保业务,政府经办力量明显不足。在这种条件下,且不说要做好农村养老保险的摸底调查、宣传推广、政策讲解、保单服务等工作,就连基本的保费收付工作恐怕都难以保证效率。而随着保覆盖面的逐步扩大,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

  如何有效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江苏宜兴无疑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子。早在2005年,宜兴市就在江苏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宜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尝试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形成征管分离的管理构架来创村养老保险服务。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有“国字号”背景、拥有合管理经验的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作为第三方管理机构,借助其专业化的优势来保证保的服务质量。具体做法为,政府部门分管保费征缴和监督,中国人寿分管账户和提供服务。

  “我们看好的是中国人寿的品牌实力、专业水平和成功承办合的经验,这样不仅政府放心,群众心里也有底。”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范剑兴如此解释合作初衷。据记者了解,宜兴市还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传统的做法由社保机构统包统揽,需要增设200余人的管理队伍,加上设施设备、教育培训、运营开支等直接和间接开支,至少需要1000万元的投入,而选择服务外包,则只需要100万元的成本。

  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更高效管理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问题,管理方式不外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自己管理,另一种是交给专业机构来管理。

  宜兴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与专业公司合作,各司其职,既节约成本,又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这种“征、管、监”分离的模式使政府部门有效避免既是 “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处境,可以集中精力发挥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督等特长,这与《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保经办管理服务要整合农村现有服务资源,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精神高度吻合。

  农民养老“月薪”稳步提升:基础金从31元到85元

  可以肯定,宜兴农民养老保险的探索,将为江苏1500万农村人口,乃至全国农民养老提供一种样板。

  宁静整洁的小院,石桌上放着的热茶,临窗的长条桌上,醇香的黄酒在硕大的玻璃酒杯中浸润着青梅,看家狗在院落一角懒懒地打着哈欠。这是记者在宜兴湖父镇张阳村杨岳军家中看到的情景。

  这位65岁的精干农民,一说起政府发放的养老保险金就喜上眉梢。“宜兴搞保的时候,我正好59岁,因而只缴了一年279元的费,就开始享受政府发放的养老保险金了。老伴和我同岁,她一分钱都没缴,现在也和我一样每月领养老金,而且我们的养老工资每年都在上涨。”交谈中,杨岳军还特意回房取来了自己的养老存折,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解折子上的数字。看得出,这位农民正在享受眼下的幸福生活。

  按2005年开始实施的《宜兴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保对象男性已年满60周岁、女性已年满55周岁者不用再缴费,即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最初的参保对象是长期居住在农村且有宜兴市户籍的“纯农民”,2007年7月起,未享受社保待遇的城镇老年居民也被纳入享受基础养老金补贴的行列。宜兴的农民养老保险和目前国家推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样,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会直接落实到农民头上。保与此前老农保相比,多了财政配套措施。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国家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在宜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设为100元、300元、500元、700元、900元、1000元六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政府的补贴原则为多缴多补。明年宜兴的保还会增加档次选择,政府财政最高可以补到150元。

  如今,宜兴农民对保已经非常认可。据了解,2005年推出农民养老保险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期一样,也出现过农民不愿缴费的情况。无锡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王国中告诉记者,宜兴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推行的第一年,的确有好些人不接受,征缴保费时还得挨个开会宣传动员。但现在则大不相同了,如果哪一年乡镇缴费宣传启动得稍微晚一点,农民们就会主动来询问。

  数据显示,到2009年末,宜兴保参保总人数达到39.5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5.1%。基础养老金从2005年的每人每月31元,到现在的每人每月68元,增长了119%,翻了一番多。宜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范剑兴说,明年基础养老金还将上升到85元。一位老人一年可以领到1020元,两个老人就是2000多元,这个养老金可以作为家补,再加上自留地,农村老人的生活就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了。

  链接 宜兴模式有亮点:政府国寿各司其职

  宜兴的保模式采用的是征、管、监相分离的模式。

  财政局:负责保、合基金征缴、管理,对基金实行独立建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保险公司:负责参保手续办理、个人账户管理、养老待遇结算和发放、参合人员住院结报等具体业务。

  人社局:负责保、合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在整个基金支付流程中,形成了钱账分离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新老农保三大区别:财政配套最为关键

  一是筹资结构不同。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实施起来缴费随意,没有底线没有年限,无法规范操作,多数参保农民限于经济实力或由于缴费很少或中断缴费,导致保障水平低。

  二是财政支持农民才有参保积极性。 保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特别是中央财政承担补助责任,并直接补贴到农民个人身上,确保了保基金的筹集到位,也有效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是账户设计不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个人账户。保的账户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保证了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12-05/14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