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南岸:城乡居民最低养老待遇增至120元

网友投稿  2010-12-03  互联网

12月2日,南坪镇四公里村团结社村民简正强夫妇拿着自己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折笑得合不拢嘴。当天上午,简正强夫妇去邮局领取前两个月养老保险金时意外得知,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帐户每月各增加了40元补贴。“家里每月多了80块钱,油价、米价再涨心头也要踏实些了。”简正强说。

据悉,从今年10月起,我区每月拿出专项资金约52万元,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居民每人每月增加养老补贴40元,使其月养老保险待遇不低于120元。13000居民从中受惠。我区也是全市第一个率先将城乡居民最低养老待遇提高至120元的区县。

缴费简单,缴费档次选择多,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人员均可参保,且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去年9月1日起,我区开始在7街7镇正式办理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养老保险),从而在全区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从村干部养老保险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型农保),再到居民养老保险,日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正在让南岸城乡居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我区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经历了三次飞跃。

2007年,在全区村干部中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时,参保人员每月可最高领取400多元养老金。“村干部养老保险其实是当年我区在农村的一次小范围试点。”这位负责人回忆,虽然参保人员仅200余人,但此举首开农村居民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入社会养老之先河。

2008年5月,以全区11万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的新型农保在我区正式启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透露,当时,根据测算,参保人领保时每月养老金原本只有136元,区委区政府果断提高养老金水平,将其提升至210元,与城市低保水平保持一致。农村居民全员参保,区财政将每年支出7000多万元。

新型农保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接纳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凸显。“新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我区‘空壳村’不少,集体补助因而成为新型农保最薄弱的环节。”为了保证资金到位,去年年初,区政府又出台政策,由区财政根据各镇财政经济情况,按不同比例实行总金额上千万元的转移支付。

去年9月实行的居民养老保险以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将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年满60周岁以上的城镇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人员全部纳为参保人员,使我区养老保险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12-03/14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