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水平居全国前列,农民工在这座城市工作心里踏实。
大连市建委管理的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
依照国家有关要求,同时也是从城市长远发展考虑,大连市从2002年就开始研究和尝试推进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工作。多年来,大连市有关部门克服了诸多困难与阻碍,使这项工作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各城市中走在了前列,使“关爱农民工”真正落到了实处。
个人不用花钱政府联手企业做实事
崔景发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正在训练恢复手的抓握功能。在多功能训练器旁,他为记者边介绍边展示康复情况:手已经可以较为自如地做些简单动作了。
“恢复得比较快!”这位朴实的农民工开心地笑着说。崔景发是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农民,在一家渔业企业工作,在捕鱼船上当绞车操控工。 3个月前在一次出海作业时发生了事故,他的整个右臂被绞索缠住了。“当时我这条胳膊从根部全断了,和身子只还连着一点儿筋。”他说。
崔景发回忆:“当时真是又害怕又发愁,这可咋办?做手术的钱我都拿不出来,就更别说做康复啥的了。”
“幸好是公司早早就给我们上了工伤保险,这不,从治疗开始到现在康复,听说都花了3万多块了,没用我个人出一分钱。”
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崔景发的胳膊接上了,现在经过一段康复训练后,受伤的右臂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功能。
来自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像崔景发这样受到工伤保险保护的农民工数量目前已经达到58.2万人,占我省工伤保险参保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大连市建委管理的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参保率更是达到了100%,这一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农民工个人无需付费,这是大连市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地于2006年出台的《大连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以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为缴费基数”;“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办法》还规定:“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或停止参保缴费后,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可按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由所在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其各项工伤待遇。”受伤农民工可以依据这一规定维权。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工作人员温宇说:“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农民工工伤待遇更直接、更便捷,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工伤保险的覆盖水平。”
根据大连市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今年年初以来,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建委、安监、工会等部门,组成了32个检查组,深入农民工较为集中、风险程度较大的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特别是对建筑施工单位,他们进行了地毯式排查,采取了诸如在开饭时间清点人数、巡查农民工临时住宿房间等办法,确保参保人数。
同时,他们还加大了这项工作的宣传力度,接受农民工举报。温宇说:“对于农民工的举报,我们是有报必究。”
制度创新建筑领域成为突破口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处长刘忠说:“大连是农民工务工的重要目标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70万名农民工与我市的企业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主要从事建筑、制造、服务、水产养殖和加工等方面的工作,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有一定的发生率。 ”
当地从2002年就已开始着手相关工作。但与其他地区碰到的问题一样,推进这项工作的难度相当大。阻力有来自于用工企业方面的,很多企业考虑用工成本,不愿意为农民工交保险金,而且刚开始阶段,就连受益方农民工们也不太理解,有人认为钱到不了自己口袋,因此漠不关心,有人总存有“哪里就会出事”的侥幸心理,不愿积极配合。
对此,大连市开始有针对性地研究破解难题,探索更好的保护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的办法。
2005年,大连市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打破了以往的“五险”统征模式,农民工在未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发生工伤的农民工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待遇补偿。
2006年10 月,大连市又颁布实施了《大连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到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且很难准确计算这些特点,规定用人单位以最低缴费基数,即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来缴纳工伤保险费。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稳定等情况,明确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1-4级伤残农民工及工亡农民工供养亲属领取待遇时,可自主选择一次性领取或长期领取两种方式,方便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刘忠说:“大连市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工作最先取得重大突破的是在建筑领域。 ”
与其他地区一样,大连市建筑企业的农民工数量大、用工不规范、工伤事故发生较多,是工伤保险扩面的重点和难点。
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结合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的特点,于2007年出台了《大连市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由市建委劳保办按建筑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的80%给予补助,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将建筑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同时还规定,建筑企业必须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医疗保险,否则相关部门对其不予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
这些政策措施实施后,该市建筑企业农民工的参保人数迅速增长,目前已达到30余万人,市建委管理的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参保率达到了100%。
刘忠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工作重点将转向餐饮、服务行业,有关办法已经出台,我们要不断提高工伤保险的覆盖水平。 ”
一次工伤后观念转变他决定永久安家大连
黄国华是一位来自山东烟台的农民工。他所经历的那次工伤事故对他来说是一场灾祸,然而之后医治和康复的过程,却又使他获得了温暖的感受,让他在心底里对大连这座城市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他的工作单位是大连开发区大孤山南港工业区内的斗山船机公司,在去年4月发生的一次事故中,黄国华的右肩关节脱位、右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他说:“发生事故后,我没有明显的外伤,但就是动不了了,可把我吓坏了。”遭遇事故前,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满意,正准备贷款买房。
在去医院的路上,公司安全负责人周传艺一直在安慰他:“别怕,安心治疗和养伤,有工伤保险,咱自己没有一点经济负担。 ”
黄国华告诉记者,工伤保险基金和企业为他治伤一共花了5万多元。伤好之后,企业还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到设备科做维修工作,工资待遇也没减少。他激动地说:“以前我觉得自己在大连就是打工挣钱,从那次工伤后认识就不一样了,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企业和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干啥都要对得起政府、对得起企业。”
这家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周传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企业非常欢迎政府倡导的这件事情,为工人上的是‘五险一金’,每年招工,这些待遇都很有吸引力。我们企业不仅给自己的员工上保险,就是外单位到我们企业来施工,我们也要求他们的员工必须有保险。”
他说:“保险的最大好处就是一旦发生意外,各方都有保障。”
黄国华感慨地说:“从前我对工伤保险的认识不够,总觉得不如把钱给个人实惠,经过这件事后我彻底明白了办保险的好处。”黄国华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在大连安了家,准备一辈子扎根在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