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安医大“村医”计划探索农村医疗人才培养机制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8-17  互联网

  从2010年起,“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由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实施。根据计划,国家将连续3年在中西部地区的高等医学校开展免费学生培养。安徽省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地区,而该省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总量需求缺口较大成了医改的制约和挑战,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扩大高校医学生就业渠道,安徽省积极探索卫生人才工作新思路,提出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探索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短缺这一难题的新道路。

  “村医”人才奇缺   

  据安徽医科大学“村医工程”规划负责人之一江启城教授介绍,当前,安徽省农村医疗卫生板块的问题可用“缺人、留不住人、后继乏人”这10个字来概括。安徽医科大学在开展的安徽省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发现,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但是高层次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仍然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阻碍之一,人力资源问题制约了安徽省广大农村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据安徽医科大学统计,2007年,安徽全省有卫生人员21.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4万人,全省农村各类卫生人员的平均拥有水平均低于全国以及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在全国位列倒数第三。到2020年,安徽省医药卫生人才需求主要表现在:卫生人力总量需求为30万人左右,较2008年增加7.26万人左右,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万人;卫技人员队伍中杜绝无专业学历者,医生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全科医师和经全科培训的护士各需增加6500人左右,公共卫生医师约2500人;继续医学教育总量则需达到47万人次,其中全科医学教育39.8万人次;特别是安徽省在2010年年底将有6000个村规范化卫生室建成,最终将实现全省15870个行政村均建有村规范化卫生室,在农村人口不增加、现有村医不减少的情况下,村级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就要增加到7.8万人,缺口是2.9万人。

  同时,安徽省加快高层次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难以立足基层、服务基层,许多本专科医学生不愿到乡镇卫生机构服务;乡镇骨干卫生人员想方设法调离卫生院,向城市卫生机构转移等现象仍然存在。由安徽医科大学负责的安徽省发改委课题《安徽省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整体比例低,村级卫生机构基本没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尤其是安徽省正在推进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等重大战略工程,皖北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整体学历层次的现状,将影响到该区域人口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江启程介绍说,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队伍上的针对性还不够,吸引力还不足。二是政府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投入偏少,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的技术辐射优势又难以覆盖到广大农村乡镇及村级卫生机构。越往基层,进修学习的机会越少,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提高。

  多举措培养人才

  在稳定和提高现有农村卫生人才的基础上,安徽省计划启动大学生村医工程,建立大学生“村医”招募、培养、使用、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体系,力争建立一个“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农村卫生人才的引进机制,并最终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此次“村医工程”无论从人数规模和体系的完整性上来说,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用“大学生村医”工程,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在稳定和提高现有农村卫生人才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高层次农村卫生人才的引进机制。从2010年起,安徽医科大学将通过在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募选聘、在现有医学类本科生中分流招募和定向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等3个途径,5年内选聘与分流4000名本科层次大学生村医,10年内定向培养4500名本科层次的大学生村医。选聘和分流主要是缓解当前的需求矛盾,定向培养是立足长远的根本之策。

  同时,安徽医科大学计划从2010年起,依托高等医学教育人才优势和附属医院技术优势,在5所本科医学院校建设安徽省大学生村医培训中心,负责学生培养、现有人员学历提升及二甲以上医院村医培训基地的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地理位置分布,依托大学教育基地资源,建设50个左右的安徽省大学生村医培训基地,负责大学生村医和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建立对口支持网络,5所本科院校建立对口进行村医在岗技术指导机制,3年一个周期,实施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导师制,推进技术辐射和业务联合。

  第二,为解决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学历水平问题,提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层次,安徽医科大学从2007年开始启动农村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此前未取得中专学历的1.9万名“乡村医生”将接受为期三年的中专学历教育。此次学历教育以中等卫生学校为办学单位,乡镇卫生院为集中学习基地,采取“半脱产、就近教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乡村医生的负担,尽可能地减少对农民看病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乡村医生的“工学矛盾”问题。

  安徽医科大学负责“村医工程”规划的教授孙业桓说,在项目实施现有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中的传统优势,对现有人员进行本科层次的成人教育,在5-10年内实现现有人员学历水平全部达到本科层次。

  第三,安徽医科大学还将发挥技术辐射优势,带动全省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计划建立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分片对口支持的机制,进一步发挥附属医院的技术辐射能力。同时,孙业桓还建议,应出台有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安徽省三甲以上医院成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形成附属医院的整体合力。同时,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人才离不开良好的临床技能训练,建议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大临床实践训练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实训作用,使之成为适应卫生发展需求、服务广大基层医疗技术人员、提高服务本领、规范服务技能的重要基地。

  留住人才仍需待遇保障先行

  当前,我国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较低、全科培养体系不完善、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要实现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从2010年到2011年的近期目标,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任务艰巨。

  通观安徽省大学生村医培养规划,涵盖了招新、提旧、保持先进等几个方面内容,可以在引进大批新毕业大学生的同时,提升已有人员业务素养,同时又兼顾岗后培训,迅速有效地起到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的作用。因此有专家建议,应当把“大学生村医”纳入医改新方案,开通村村有“大学生村医”工程,像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当大学生村官一样,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村医”,既可以解决当下高层次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又可以兼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孙业桓指出,将大学生招进来并不是万事大吉,解决好待遇问题及并为其后续发展铺路才是保持医疗服务品质和人员队伍稳定性的关键。大学生下到农村以后,要积极解决处理好其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福利要给足给好,做到与正式在岗医务人员同工同酬。同时在一些业务进修机会上也要对其做到一视同仁,要促进其进步。同时,在大学生服务期满后,要尊重其去向,不在其择业自由上制造障碍,要使大学生们乐意来、安心留、欣然去,从而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在2016年年底,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医。

  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徐恒秋说,农村卫生工作是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高等医学教育连接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担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虽然安徽省相继采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支医”项目、招募医学毕业生到乡村工作等措施,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但卫生人才总量不足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仍是制约农村卫生工作的瓶颈。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有步骤、有计划、有力度地实施村医工程,将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提高全国农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08-17/14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