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8月27日电 高考录取率突破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教师校长率先流动、把教育纳入一把手考核体系……近年来,江苏扎实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让“生根开花”的优质教育惠及百姓。
八成考生圆了大学梦
刚刚结束的江苏省高考录取工作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10年全省共有42万余考生被高校录取,高考录取率首次超过80%,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今年全省52.7万考生中八成以上的人可以实现大学梦,给众多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早在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大规模高考扩招,拉开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幕。
“当时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本科2.5万招生计划基础上扩招1万,让更多的江苏考生上大学。”从事30余年高招工作的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炳贵回忆,为了完成这一当时很多人看来“无法完成的任务”,江苏多方协调、努力争取,最终完成扩招计划1.2万。
15年间,江苏高考招生人数从7万增长为42万,高考录取率从51%提高到80%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在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同时,也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
“教育优先需要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政策、资金和行动支持。”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表示,多年来,江苏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教育规划优先安排、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配置的原则,确保教育和人才建设投入大幅度增长。
一组数字折射了江苏教育多年来优先科学发展的成效。2009年,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区域内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与规定的年龄组人口的比率)达到4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三项指标均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0年达到或超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2020年指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标志着江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告诉记者,目前全省有普通高校144所,在校大学生177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江苏已经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了和普通教育“两翼齐飞”。
端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碗水”
每班36个学生的小班化教学、先进的多媒体教室、400米塑胶跑道、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在南京市虹苑中学这所公办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和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同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在阳光雨露下快乐成长。
这是江苏60万流动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生动缩影。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不该忽视的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个群体。”江苏省教育厅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胡金波介绍,在硬件上,江苏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力推进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在软件上,确保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课程计划、统一使用教材、统一学籍管理,共享教学管理科研成果。
目前,全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已经动态达到99%以上,其中80%以上的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的义务教育已经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目前的难题是‘上好学’,突出表现为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沈健表示,近年来,江苏着力从硬件和软件入手,不仅让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而且让他们在优秀老师的科学引导下快乐成长。
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级财政累计投入70亿元,通过实施“危房改造”“三新一亮”“六有工程”“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优质标准,基本解决义务教育“硬件”均衡发展问题。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打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外来子女学校和本地学校之间的藩篱。”胡金波告诉记者,今年5月底,江苏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在首批13个示范区试点中,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县市开始探索师资均衡发展的“破冰”之路。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在学校内部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变成现实。
教育优先的“世界眼光”
教育优先需要正视现实,更要仰望星空。据预测,2010年底江苏人均GDP将达到7000美元,接近中等偏上发达国家水平。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优先该怎么抓,江苏各界都在思考。
一个个努力的目标透露出江苏教育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壮志雄心”--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江苏规划在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这意味届时江苏高等教育将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或超过15年。江苏计划用10年时间接近这一目标,构筑人力资源高地。
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将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发达国家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普遍超过50%,少数甚至达到70%。江苏规划到2020年,全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其中苏南地区达70%以上,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江苏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优势学科建设资金。到2020年,全省一到两所高校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建成10所左右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在改革创新基础之上的。江苏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凸显其攀登教育强省的决心:率先提出“素质教育”理念,率先提出并实践“教育现代化”目标,率先探索以银行贷款、政府贴息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建设投融资模式,率先创办职教园区、职业教育集团……这些创新举措都在全国引起反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国际竞争中,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谁就能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教育是培育人才优势的土壤。”梁保华表示,江苏将继续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把教育考核纳入党政一把手考核体系,把教育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持续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