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市教育局将开展“学区制”试点,以优质初中和小学为主体设试验学区,通过互派师资、资源共享、捆绑考核等方式,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
“所谓学区制,就是通过优质学校带动新办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的一个体制模式。”1月22日,在2010年郑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
据介绍,此次共有6所初中被列入试验学区的主体学校,它们均是师资雄厚、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上乘的优质初中。在学校隶属关系不变、法人不变、编制独立的前提下,学区内学校实行实质性的联合办学,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
除此之外,学区内各学校不再单独进行目标考评,教育部门制定各学区的年度工作目标,对学区内各学校进行“捆绑式”考核。
据了解,参照这一模式,郑州市内各区至少各设立一个小学学区试点。在此基础上,郑州市还将开展基础教育各阶段同层次学校“老校+新校”、“强校+弱校”等模式探索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强校兼并”的试点运作。
2010年,郑州市教育局还将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一校制”和打破区域界限划定“学区”的试点工作,要求各县(市)至少选择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将试点乡(镇)所有中小学合编成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校多点办学、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