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西山区农村学生弃考调查:职校生收入超教授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6-19  互联网

  今年高考热出现了回落,全国考生数量7年来首次下降。在浙西偏远的山区开化县,今年考生比去年减少了281人,其中农村户口考生就减少201人。对于这些放弃高考的农村考生,人们多少会有一种担忧,不参加高考,他们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近日,记者走进了开化县这个特殊的群体,倾听他们不一样的“过河”经历——

  不挤“独木桥” 照样能成才

  不挤高考“独木桥”的队伍正在日渐庞大,这是记者在开化采访时的第一感受。

  因为,在浙西这个偏远的山区开化县,摆在农村孩子面前的,除了高考这条路之外,还有另外一些新的选择项。

  这里的孩子,有的从初三就开始了走读职校学技能的新路;有的在高考之前选择放弃,通过参加政府培训,提前毕业实现就业;有的通过读职校,实现自己的成才梦想和人生价值……

  他们,不挤“独木桥”,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过河”,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

  放弃高考,提前“毕业”

  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

  6月9日,余伟华的手机响个不停,电话全是班里几个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向他“通报”自己高考的情况。

  这些从开化县城街头打电话给他的同学,一个个都很激动,说自己考得很惨。不过,让他不要幸灾乐祸,用不了几个月,就要加入到他的打工队伍中,要他做好迎接的准备。

  19岁的余伟华是开化县马金镇忻岸村人。今年1月,高中毕业会考一结束,就没再回学校,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一个培训,提前“毕业”了。现在开化县城的浙江金皓光电有限公司工作,公司对他很满意,他也很喜欢手里的技术活。

  余伟华知道,这几个同学早知道自己考大学没戏,当初也想和他一样,放弃高考,报名参加培训再找工作。但是,他们的想法没有通过父母这一关。毕竟读了三年高中,在农村这也是一大笔开支,不去考一下就放弃,当然不甘心。

  “农村高中升学率不如城里,我们这三年,上线的在50%到70%之间,最后被录取的还要低。过去农村高中生除了升学,就是外出打工。现在不一样了。”马金镇高级中学戴友谊校长告诉记者,开化县从2006年开始,对农村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在参加完1月份的毕业会考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是否参加高考。

  如果不参加的,可以在学校报名参加县农办和教育局等部门组织的“预备劳动力免费培训”,经过一到三个月的春季培训,通过劳动部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颁发全国通用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有就业意愿的,由培训基地统一推荐就业。

  对大多数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最后没有上分数线的,同样能得到县里的这个免费培训,时间是在7月份的暑期。

  余伟华走的就是这条路,放弃高考参加了春季培训班。通过培训,余伟华拿到了数控机床的上岗操作证。有了这个证书,到了企业就无须再组织员工参加劳动部门的培训和考试,直接可以上机操作。余伟华因为这个优势,在本地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这种在高中阶段实行的分流,很实际,效果很好。能考上的,你去读大学;考不上的,你就用不着去挤“独木桥”,去参加免费的培训,变成一个能操作、有上岗资格、有国家承认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工人,再去找工作,有优势,到了企业,也很快可以变成熟练工人。这符合企业的需求。”戴校长说,他们学校没升学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工作的还真不少,除了在本地,还有去杭州、宁波和义乌等地的。

  这两年的暑期培训班,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今年,马金高中262个高中毕业生,5月份在学校报名参加暑假培训的就有210人。教务处估计这210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能上高考分数线的,就连平时成绩很好的,也都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这种现象从去年开始出现。

  明明自己能考上大学的,为什么也想报名参加这个培训呢?

  高三(1)班的余月说出自己的想法:进大学前就能拿到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对自己会比较实用。一是到大学里勤工俭学,可以按培训过的职业去找工作,也可以比别人容易找到;二是有利于今后大学毕业后的就业。

  余月在文科100多个同学中,成绩在第10名左右,这次高考她估计自己能读第三批的专科,等6月25日开始填报志愿,她准备报英语专业。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这个重点班,所有同学都报名参加了暑假培训。

  这个免费的暑假培训有十多个专业:数控机床、电子电工、电脑平面设计与装潢、汽车维修、茶艺、宾馆服务、旅游等,余月的女同学选得最多的是茶艺、宾馆服务、旅游专业。余月选了旅游,她想拿到上岗证,到大学里再业余学,考导游证,考出中级导游证,回到开化,政府奖励两万元。

  “反正多学一些技能,总会有好处的。现在的就业形势,多少让我们明白,光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还是不行的。”余月说出了大部分同学心里的想法。

  今年,开化县参加高考的人数1645人,比去年减少281人,其中农村考生就减少201人,这些农村的高中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都选择了余伟华这条路。而其他1284位农村考生中,超过一半会和余月一样参加暑期培训,培训完后,他们不是去找工作,就是去上大学。相同的是他们手里都会拿着一本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绕过高考读“大学”

  职校也有成才的通道

  在开化的职校教学中,很多老师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朱一红,他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典型。

  有段时间,职业教育曾经是淘汰生的符号,生源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都低于普高生。家长更是觉得送孩子到职校读书,还不如不读,至少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读书有多差。

  “职校的形象改变,也就在这几年。”一位在职校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说。而朱一红是可以随时拿来为职校正名的一个好例子。

  2000年,开化县将原来几个部门办的四所技校合并调整,成立县职业教育中心。2001年,音坑乡大路村的朱一红因为家里贫困,初二就辍学在家。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还是没参加中考,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作为特困生来到了县职业教育中心。

  到了第二年,原来学计算机的4个班,被分流成两类:想毕业后去就业的,和想升学,考高等职业院校的。朱一红经过一年的学习,重新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2004年,朱一红以540分成为全衢州职校的最高分,考取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整个数控系里也是录取分数最高的。这标志着读职校照样可以考出好成绩。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家里没有钱给朱一红读书,全靠他自己解决。奖学金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两年里,朱一红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获得了学校各种奖学金和国家补助奖学金,数额累计达到了2万多元,帮家里渡过了难关。

  毕业后,朱一红在萧山前程数控培训学校,找到了施展自己所学的数控加工技术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加工中心的培训老师,负责手工编程与操作,既承担理论教学,又承担企业产品开发的实际操作和技术指导。

  今年,23岁的朱一红,在数控加工技术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双手都很硬,因此他的收入要远远高于一位大学教授。这种成才的模式和价值体现,正是家乡开化职业教育最看中的地方。

  不读普高,学自己喜欢的

  老师观念变了,家长还转不过弯

  这些天,刘金亮的家里很热闹。有亲戚、同学家长和邻里一一上门来劝说他爸妈,说是不能由小孩子自己决定,这么小,懂什么?你家小孩读书那么好,考个重点高中没问题,怎么可以去读什么职校,那是读书不好的孩子才去的学校,今后明摆着有好好的大学可以上,为什么不呢?这是在耽误孩子的前途。

  也有一些职校的老师来请他到他们学校去读,什么专业任他挑,学杂费全免,还有奖学金。

  17岁的刘金亮是村头镇初级中学初三(4)的学生。他在年级6个班260名同学中,成绩在20名之前。去年,他们学校考取重点中学就有40多个,按照这个人数和他目前的成绩,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今年5月27日,县职业教育中心来学校介绍今年职校的招生情况时,刘金亮被“3+2”的汽修专业吸引住了,他喜欢这个专业,三年中专后,如果想出去工作,也可以,不想的话,可以再到合作办学的杭州交通技术学院读两年,出来是大专文凭和高级技工。他当场就报名了,不想升高中考大学了。

  班里和刘金亮有相同想法的同学有十多个,其中成绩很好的就有5个。

  班主任郑月娟知道这个情况后,心里既高兴又不舍。她班里45个学生,从初一开始带班,三年下来,眼看就到出成果的时候了,结果5个可以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突然不读了,转读职校,她能不心疼吗?

  尽管现在强调升学率不是唯一的,但也绝对不是不重要。考虑再三,郑月娟在确认了学生自己的意愿后,还是从尊重学生的选择出发,站到了学生这一边,给他们放行。

  这样只要学生家长同意,在参加初中的会考后,就直接由学校推荐去县职业教育中心就读,不需要再另行参加职校的招生考试。

  那么这些学生的家长会同意吗?刘金亮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第二天就预交了460元学杂费,但却引来亲戚、同学家长和邻里的劝说。有的同学却没有这么幸运,在父母那关被卡了,哭了闹了,一点不松口,说什么也没用。于是,班里有几个学生愁眉苦脸地找班主任,希望郑老师能和家长说说,同意他们去读职校。

  最后,班里真正报了名交了费的学生只有10个人,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都还可以。

  郑月娟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个家长的观念问题。放弃和选择,这都是学生自己决定的,老师不能给他们决定,家长也不能。但是现实中,很多家长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只有上重高、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

  政府、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走到前面了,就是家长,还转不过弯来。按照开化县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初中阶段的学生分流,普高和职校的比例是1∶1,这个比例每年还在扩大。随着社会上就业的大趋势,成绩好的,选择读职校,学一门技能,这样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其实,现在的职校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不仅仅是不会读书的人呆呆玩玩的地方。

  刘金亮告诉记者,他在汽修这个专业中,看中的是汽车商务与评估,还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他说这两个,到底哪个适合自己,读了后,在一年之内还可以有选择余地。他的梦想是“三年后,先出来,到汽车4S店去找份工作。自己喜欢这个专业,可以边做边学,继续下去不是问题”。

  孪生兄弟一个职校一个重高

  五年后孰高孰低可难说

  开化县池滩镇黄庄村练红平一家在附近村庄很有名气。去年,他的双胞胎儿子,大的读了县职校,小的读了重点高中。在大家眼里,大儿子没有小儿子读书好,这样的分配,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能各自成才。大家就开玩笑说,他一个木匠看不出还很有企业家的经济头脑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43岁的练红平,凭手艺,做木工,一天70元工钱,这是一家四口的全部经济来源。去年,两个孩子一起要考高中了,他怕两个都考上了,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人家一个都负担不起,他一下子要负担两个,加上妻子身体常年有病,他想都不敢想。

  后来,他想让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不要读了,反正成绩也不好,不如去学门手艺,跟他学木匠也可以,把那份钱让给读书好的小儿子,这样练家总能出个大学生。

  刚开始,大儿子练琪辉也没反对,后来从学校里听说,县职校可以学数控机床,这是他喜欢的。学杂费用一年 3000多元,每年国家对职校生有1500元的补助,还有奖学金,一年下来,用不了多少钱,他就以这个为理由,磨老爸。做父母的没办法,就答应了。小儿子如愿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开化县高级中学,上大学一般是没问题了。

  一年下来,读职校的大儿子变化很大,练红平都不敢相信。

  县职业教育中心2008数控1班的练琪辉,原来在老爸眼里是不会读书的,读初三的时候,年级里70个同学,他的成绩排在倒数个位数上。现在两个班73个同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还当上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

  原来练琪辉很怕数学,怎么学都学不进去,现在呢?学了一年数控机床,不但电脑操作很熟练,而且还可以按照图纸,通过编程绘图,再到电脑模拟加工,最后上机床实物加工,都能独立完成。这里面,都要用到微积分的,对他却根本不成问题。今年,练琪辉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1000元。

  班主任吴国盛告诉我们,练琪辉这个学生按照这样的速度学下去,一年后,就能达到企业里中级技工的水平,拿到证书,毕业后找个工作不成问题。而像这样变化很大的学生,不只练琪辉一个,一般喜欢动手操作的,都有这样的特点。

  17岁的练琪辉和我们开玩笑,如果自己和弟弟比,弟弟三年高中加四年大学,自己两年职校就可以毕业找工作,两人工作时间相差5年时间。他努力一点一般能拿到技师职称,最差,也是高级技工。“那时,我弟弟才毕业,出来找工作,弄不好,我还要帮他介绍。”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报道组 朱建平)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9-06-19/14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