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揭阳试验区出妙招破解基础教育难题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2-28  互联网

  新华网广州2月28日电(陈作成 刘伟华 林少敏) 揭阳试验区原属纯农地区,基础薄弱,教育历史欠账严重,投入不足。至2004年,全区24所中小学中,仍有15所属C、D级的危房校舍,甚至还有几个村小学和分教点在村里老祠堂或老集体破旧席厂上课,全区学位缺口达2600多个。如何强势推进校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营造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新城区教育环境,是摆在该区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4年过去了,试验区人咬紧牙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区掀起一场大打校舍建设仗的热潮。一座座崭新漂亮的校舍拔地而起,试验区人硬是在一个10多万人口的区域里,投入资金7618万元,建起了总建筑面积达53285平方米、可新增优化学位8644个的15所新校舍。

  实现教育超前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揭阳市委、市政府把试验区定位为新城区来建设,是试验区发展的重大机遇。该区首先理顺办学机制,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科学整合教育资源。2004年初,该区制订出台了《揭阳试验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随着新城区新定位新要求作进一步的调整完善。

        针对乡村众多、学校分散、小学“带帽”办初中、高中初中混编、师资薄弱的实际情况,试验区大刀阔斧地调整学校布局。近年,全区初中撤销5所,异地新建4所。小学撤销1所,合并8所,扩建9所,异地新建8所。新校舍的建成,学校布局的调整,使该区大部分村彻底告别了长期分散办学、校舍破旧的落后局面。

        其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从建设规模、总体设计、区域设置、各项配套等严格执行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标准。其中,初级中学按省一级学校标准设计建设,采取“三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分离”模式,科学配套,集建筑美学与实用性于一体;小学则按照现代城区的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完善优化学校布局,并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新校舍的建成,使该区实现了教育超前规划,超前建设,有力地推动农村教育向城区教育转轨。

    形成多元筹资办学模式

        资金紧缺是严重制约试验区校舍建设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是推动校舍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对此,该区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办学、多元筹资、分级负责、全民共享”的办学模式,全面落实高中由区负责、初中由镇(办)牵头负责、小学由受益村负责的筹资建校责任制,实行了“区投入一部分、争取上级支持一部分、镇(办)自筹一部分、募捐一部分”的筹资思路,区财政压紧其他支出,优先和倾斜对教育的投入。2004年以来,全区校舍建设资金中,财政投入4000多万元,华侨捐资743万元,乡贤企业家募资1300多万元。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多元筹资办学新格局已在试验区形成。

        资金到位了,如何保证资金合理使用、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区委态度十分明确,自始至终把校舍建设工程作为全区阳光工程的典范来抓,所有校舍建设工程都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方式确定承建单位。资金得到合理节约使用,工程质量保持一流水平,各级干部廉洁干事得到很好的考验。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2-28/14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