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建房就医就业 2008年龙江大地激荡民生主旋律

网友投稿  2008-02-15  互联网

  哈尔滨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老房子

  目前,哈市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上先行启动了试点改造,在去年以沿江地区部分既有建筑和中华巴洛克街区保护更新工程为试点改造了12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基础上,今年哈市将再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范围,对公共建筑和上个世纪80年代后建成的居民建筑进行大规模建筑节能改造,年内将计划改造既有建筑节能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哈市政府办公楼2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50万平方米。这是哈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节能改造。

  据哈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哈市目前既有住宅面积为1.5亿平方米。哈市把改造范围确定在80年代后建成的非节能建筑,其面积大约有8000万平方米。为此,哈市规划到2010年完成改造40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将对沿江景区的老居民住宅、“三十六棚”居民区和公共建筑哈市政府办公大楼等共计70万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据了解,目前哈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通过围护结构(即给老房子“穿衣戴帽”:在外墙用保温层维护起来、在居民楼顶加层作保温、更换不保温的单元门、窗等)和供热系统改造这两种方式进行的。去年,在对沿江九站街居民楼改造过程中,就使用了保温模块外贴面砖等新型材料,对建筑墙体、屋面实行复合保温,并将居民门窗更换成保温门和三层玻璃窗,还改造了室内采暖系统,安装了温控调节阀、热能计量器等设备,使这片建筑立面陈旧、破损严重、保温效果差的居民楼不仅达到了国家节能要求的50%标准,还使外墙立面整饰一新,达到了景观效益。

  据介绍,哈市从今年起,将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范围,每年计划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百万平方米左右。改造采取“点、线、面”的区域示范试点。“点”确定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建筑,如今年对哈市政府办公楼的改造;“线”确定为沿江景区和机场路沿线,如在去年对沿江景区老住宅改造了近4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再扩大至20万平方米;“面”成片小区,如对“三十六棚”居民区的节能改造。

  但这项工程的推进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据介绍,在对一座老楼改造时,涉及物业、房产住宅供热等多部门。由于目前哈市没有出台一个相关联动机制,协调起来耗时费力,往往一个项目实施起来需要很久的时限。据介绍,哈市将来施行热费改革后,按计量收取热费,这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一件好事。

  齐齐哈尔建华区做实民生服务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从解决养老难、看病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入手,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做好、做细、做实,让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实在改善民生上。

  连日来,在建华区卜奎街道办事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公室,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居民络绎不绝。两个月后,他们将成为齐齐哈尔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首批受益者。

  建华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的有效途径,他们建成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医疗功能上,他们注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专科。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呼叫医生”队伍,24小时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他们对低保户和残疾人实行了社区医疗优惠制度,凡居住在辖区的低保户和残疾人,持证明可享受医疗减免收费的待遇。

  建华区每年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发展老龄事业。对于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离休费、医疗费、养老金等热点问题,该区做到“三个全部纳入”,即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全部纳入社会统筹、离退休干部医药费全部纳入医疗统筹、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养老保险。截至2007年11月末,共为11723人发放养老金1100多万元,将4869名城市贫困老人和530名农村老人全部纳入了“低保”。在农村,为60岁以上的农民发放了农龄补贴。

  建华区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相继建成了5条特色街路,民营企业发展到21600家。社区内便民利民、医疗保健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到19大类,社区服务网点4100余个。近一年来,建华区新增就业14800人。

  全区以加强对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为依托,突出政策优惠、提供再就业基金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支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截至2007年11月末,发放小额贷款1600万元,再就业培训5430人等。大力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数量。

  结合“温暖行动”,街道、社区创造性地开辟了“街道求助中心”、“社区服务站”、“爱心超市”、“阳光就业超市”等,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省卫生厅办25件实事

  2008年,黑龙江省卫生厅将争取筹措186572万元,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百姓办好25件“卫生惠民服务”实事。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做好各级疾病中心的设备装备,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做好重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做好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工作等。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装备,做好卫生支农工作,做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表彰奖励。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好17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社区医疗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做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规划设置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面,做好合国家资金补偿、缴费政策的落实和合管理能力建设。

  海林34户企业捐款助困

  日前,在海林市举办的慈善大会现场,海林卷烟厂、黑龙江省耐力木业有限公司、威虎山啤酒厂、海林林业局等34家企业当场捐款379万元扶贫助困。

  近年来,海林市坚持“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结对帮扶、慈善捐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3年来累计投入城市低保资金4049.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521万元,已有27175人纳入城乡低保,基本上做到应保尽保。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为引导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海林做出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海林市启动的以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老为重点的扶贫解困工程已收到善款500万元。

  勃利推出五道“民生大餐”

  勃利县时刻关注民生,并通过“烹制”多道“民生大餐”,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第一道大餐“教育餐”。两免一补是惠及农村中小学生的一项民心工程,2007年全县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住宿生补助资金114.7元,免费提供教材价值75万元,免除全县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杂费,由县财政补助。勃利县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到县城就学时,不收取寄读费,同城镇内学生一样待遇的政策,使2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县城安心读书。该县还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联合捐资助学之路。勃利县亿达信煤焦化能源公司30万元的捐助让60名考入重点大学的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第二道大餐“保障餐”。勃利县实行社会救助工作申请、审核、审批、发证一站式服务。2007年向城镇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00多万元,惠及城镇贫困人口10728人;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700多万元。

  第三道大餐“医保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开展以来,勃利县已有29228人参保,2007年全县共支付医疗费1102万元,惠及3万多人。大力推进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2006年的130963人增加到2007年的132871人。

  第四道大餐“就业餐”。目前全县11家再就业培训基地,免费为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力进行种植、养殖技术、汽车维修、手工制作等再就业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378名农村劳动者接受了各项技能培训。

  第五道大餐“危房改造餐”。这个县向省民政部门争取资金250万元,为全县250户贫困户每户补贴一万元,帮助他们改造危房、建新房。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2-15/14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