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共青团、少先队关爱留守少年儿童:不能让雏鹰折翅

零零社区网友  2007-12-14  互联网

  年仅13岁,发现自己怀孕的小娜(化名),喝下大剂量农药,惨死在山野草丛中。她父母离异,母亲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无力辅导功课,请楼下租房的青年帮忙,对方乘虚而入。

  同为留守少年儿童,安徽肥东县的谭海美小朋友,在辅导员的支持下,组建“留守小队”,开展同伴互助,实现快乐留守。2005年,品学兼优的她,当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留守少年儿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的父母或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务工,而他们只能留守在农村。

  仅安徽一省,就有340万名留守少年儿童。在四川,这一数字是300万,在河南是254万,在湖南是240万,在江西是200万。以主要劳务输出省为主统计出来的这组数字,叠加到一起,就是2295万。随着留守时间的拉长,这一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5年5月,在湖南涟源市荷塘镇,一场突发的洪灾瞬间夺走12个孩子的生命。这一事件深深震撼了共青团湖南省委的干部们,12个孩子,11个留守少年儿童。随后以团省委主导展开的有关留守少年儿童的调查表明,这一群体较多地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突出问题。隔年,湖南高校大学生开展的调查研究,印证了这一沉重的事实。多种资料显示,湖南留守少年儿童面临的问题不是孤立的。

  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较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持续的关爱行动。早在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时,就已关注到关爱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提出“支持少先队组织面向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在2006年全面铺开“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

  今年5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四川召开农村少先队工作现场会,重点研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六一”期间,全国少工委邀请来自十省份的留守少年儿童代表进京与父母会亲。11月底,又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现场会,推广湖南、四川等地的好做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能让他们成为折翅的雏鹰!”全国少工委负责人一再表示,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是共青团、少先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6~14岁少先队员1.3亿人,8000多万在农村,绝大多数需要关爱的留守少年儿童都是少先队员。

  “因为您,灯亮了”

  “留守少年儿童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城市少年儿童与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手拉手,写一封信、赠一本书、互访一次、学一样自护本领。”针对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全国少工委部署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各地的探索和实践相继展开。

  北京市少工委为每一所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确定一所手拉手学校,签订手拉手互助协议。同时增强校与校之间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河南各级团队组织建立“留守少年儿童亲情港湾”、“留守子女我能行”俱乐部436个,安装视频设备、亲情电话3600多部,发放亲情电话卡5万张,30多万留守少年儿童直接受益。

  江西各地市少工委为留守少年儿童建立管理档案,全省有5000多名少先队辅导员与3万多名留守少年儿童结成“一对一”、“一对多”管护对子。省少工委推出捐建“亲情家园(校园)”行动,已接受社会捐助200多万元。

  安徽在肥东县36个乡镇200多所学校建立1000多个校外留守少年儿童小队。每队5~10名队员,民主选举小队长,自己命名队名,自主开展活动。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大大出乎成人的想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高度评价“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治本之策。”在安徽省“十佳百优留守少年儿童”评选中,一批像谭海美一样的优秀留守少年儿童脱颖而出。

  四川少工委“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精心策划实施“因为您,灯亮了”———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系列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推出“留守少年儿童流动爱心书屋”、“看看父母打工的地方”等11个公益项目,多渠道募集关爱基金。截至目前,已募集关爱基金6000多万元,全面用于“留守少年儿童之家”的建设。

  在“三湘大地”,“大手拉小手”的行动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半年多时间,共青团湖南省委筹措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基金1200多万元。在全省发起的“争当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主题活动,得到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短短几个月,全省共发展注册知心哥哥姐姐3万多名,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学者、公务员、学校老师、企业家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志愿者队伍。

  让爱的力量持久传承

  在四川,如今100万名青年志愿者中,有11万左右的人专门从事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今年,省里又派出400名专职志愿者从事此项工作。

  “如何让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行动持久开展下去?”同四川解决人力接续问题一样,全国各地均在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正是基于此,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适时组织召开关爱行动现场会,探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思路日趋清晰。四川团组织市场化运作,自发结成爱心同盟,湖南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关爱行动由群团推动转向党政联动等举措,被推到了台前。团湖南省委专门向省人大递交议案,建议将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问题纳入地方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办法》的举措,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在湖南现场会上强调,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2000多万留守少年儿童充分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发展权,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好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是共青团、少先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团中央少年部部长、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主任张学军表示,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有其长期性、复杂性,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城乡统筹,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在其过程中,团队组织责无旁贷,大有可为。我们要逐步探索建立关爱行动的长效机制,在引导留守少年儿童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手拉手”、青年志愿者等团队品牌工作的优势,多方整合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动员社会人士参与关爱行动,将爱的力量长久传承。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2-14/14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