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乡医换新颜 农民喜参合

零零社区网友  2007-11-08  互联网

山东省投资3.98亿元整体提升了360所农村重点卫生院医卫水平,并将对其余1127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全面进行改造,打通合最后的瓶颈

  本报讯 “俺这个子宫肌瘤手术,县医院要价6000多元,在乡卫生院只花1500多就做得了,扣除合给报销的那一块,总共才花了600多元。”在山东省无棣县佘家巷中心卫生院,刚办完出院手续的徐女士不无感慨地说:“有了病能就近在乡里的医院治,咱农民才真的不怕看病难、看病贵啊。”

  这话说得卫生院院长孙长寿有些脸红。过去该卫生院医疗条件差,业务水平低,尽管在这里看病可以享受合最高比例的报销,可当地农民很少来这里看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也不高。但自从该卫生院被定为山东省“360工程”项目单位以来,各级财政先后拨付资金129.5万元,盖起了别墅般的新业务楼,急需的医疗设备全都到位,特别是经过技术培训,现在各科室都有了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整体医疗水平得到大大提高。每年门诊量由前年的5000人,猛增到现在的25000人。孙长寿激动地说:“原来我们是闲得不行,现在是整日忙个不停。名声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不到一年的功夫,全乡90%多的人参加了合,现在的农民都觉得不参加合吃亏。”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体系中,乡镇中心卫生院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山东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宋新生介绍说,为了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山东省紧紧抓住整体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这个关键环节,于2005年12月份全面实施了“360工程”,选定36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全省的重点卫生院,计划用2年时间,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从根本上解决其在业务用房、设备装备和技术骨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

  据介绍,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整修业务用房,使每所重点卫生院可用业务用房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要求,基本满足科室设置和功能分区的需要;在充分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前提下,实现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救护车等必要医疗设备的“五个必备”;从每所重点卫生院的7个重点科室中,各选派1名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县或县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半年正规临床技术培训,使其基本达到高年资主治医(护)师或相当于副主任医(护)师的水平。对整修业务用房、购置设备的所需资金,省财政予以“区别对待,分类扶持”,市县两级财政和重点卫生院配套联动,合力推进;在培训技术骨干方面,凡是纳入统一培训计划的,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全额补助。

  两年来,山东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60工程”资金3.98亿元,其中省财政下拨资金18565.4万元。省市县三级累计投入业务用房整修资金2.8亿元,共整修业务用房50.3万平方米,整修后每所重点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平均达到2592平方米;通过省级统一招标采购的方式,共采购设备915台,省财政累计投入9879万元,目前五类必需设备已配置到位;已培训医务人员1632人,考核合格1590人,合格率达97.43%,省财政对考核合格的技术骨干已拨付资金837.4万元,整个培训计划年底前将全部结束。

  截至目前,“360工程”已基本完工,重点卫生院的医疗卫生环境已显著改善,经过培训的技术骨干有效发挥了带动作用,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也不断提高,因担心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有问题而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顾虑逐步消除。与工程实施前相比,重点卫生院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16.3%和21.7%,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悉,在对360所中心卫生院改造的基础上,山东省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启动规模更大的“1127工程”,计划于2008年底前,对全省剩余1127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全面进行改造,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尽快实现“一乡一院”的目标。

  

  短评  

实惠一定要实  

  一项好的政策还需要有好的配套措施和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于国于民都十分有益的一件事,可是在个别地区却遭受农民的冷遇,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让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不是建个制度、给点报销就成了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体系中,乡镇中心卫生院是基础,是确保农民既方便又便宜看病的关键。如果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就算报销的比例再高,老百姓也不愿去,最大的“实惠”难以落实,自然会减弱参加合的积极性。山东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实施“360工程”和“1127工程”,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的信心,便是把服务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里,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常言道:“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如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竭力要解决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在什么时候都是决定性因素。各级财政部门要时刻密切关注民生的重点和关键,把准投向,加大投入,只要真是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自然会得到百姓拥护和欢迎。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1-08/14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