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顶岗实习“造血”农村教育

网友投稿  2007-11-02  互联网

  日前,随着15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从我市58所中学实习归来,我市通过“顶岗实习-免费培训”到农村初中实习支教的大四学生已达340名,并使137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因此获得了免费培训的机会。

  “顶岗实习-免费培训”,是我市教育部门与鲁东大学自2005年合作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让英语专业应届生去农 村学校“挑大梁”,“腾”出的教师到大学参加专业学习,采取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既解决了农村教师想培训没时间、没师资等问题,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通过这种模式,一个个在校大学生走进乡村中学,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锻炼成长;一批批在职教师重新走进大学校园,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养分。

  顶岗大学生:

  把爱留在那里

  肖岩,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04级师本四班学生。刚刚过去一个月的顶岗实习经历,至今仍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以至于接受记者采访时,肖岩仍能清楚地回忆起每个学生的名字,回想起一个个令他动容的小细节。

  作为我市第三期到农村初中顶岗实习的学生,肖岩于9月3日和三名同学一起来到了莱阳榆科顶中学。“那是一所乡村中学,学校周围全是果园,校内绿树挺拔,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肖岩对记者说,“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仍然情绪高涨,因为我们坚信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

  肖岩和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个上讲台执教的机会。到莱阳榆科顶中学的当天,简单安顿之后,他们便收拾好书包走进教室听课。“我担任初一(1)班的英语老师兼代理班主任。”肖岩告诉记者,正式上课那天,学生们给了他很大的支持,由于事前听课期间曾留意记下了学生们的名字,叫起来格外顺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那感觉真的是心潮澎湃。”

  随着时间的推进,肖岩渐渐进入了“角色”。 “学生们都很朴实努力,但不少孩子性格内向、自卑”,为此肖岩注意引导他们的自信、勇敢、积极、上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个女孩在日记中说感谢老师给了她人生一个新的起点,我从心底感到高兴。”肖岩在授课中很关注基础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其他同学。“我离开的时候,这几个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其他任课老师也感叹我把他们从遗忘的角落里拯救了出来,”肖岩说,“直到现在,我也始终坚信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实习结束后,肖岩还和学生们保持着联系。他说这次实习是他大学生生活“绚烂的一笔”,他会一直延续这份绚烂,延续和学生们的宝贵情谊。

  肖岩在莱阳榆科顶中学代课的时候,石少广正在莱州夏邱中学顶岗实习。他的实习感言,似乎更能表达大学生们的内心感触———“这次实习是我人生的一次洗礼,它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也许多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们曾经在夏邱实习过,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实习的时光,不会忘记那些可敬的老师,那群可爱的学生。因为我们曾经把爱留在了那里!” 

  受培训教师:

  点燃激情火把

  就在15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我市58所中学顶岗实习的同时,“置换”出的64名在职英语教师也在鲁东大学参加了为期21天的专业培训。

  烟台二十中的栾春萍老师将这次培训称为“点燃激情的火把”,并表示由此而产生的激情使她“仿佛回到了刚毕业的年代”。“我专科读的政治系,本科读的历史系,教英语劣势是很显然的。”栾春萍坦城地告诉记者,为了不误导学生,她曾经铆足了劲练语音,但由于基本语音知识不系统,听练时难度相当大,“自我提高计划常常无疾而终”。 接到培训通知后,好强的栾春萍激动不已,21天的培训课更是用心有加,丝毫不敢怠慢。

  在此次接受培训的教师中,像栾春萍这样的并非少数。记者在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培训登记材料中看到,大部分参加顶岗培训的老师都是非英语专业毕业。为让培训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该学院专门成立了培训工作组,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具体课程安排。

  “由于专业背景复杂,语音语调成为老师们普遍欠缺的地方。为此,我们在课程安排中专门设置了由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语音训练等内容构成的语言技能板块,口语课程全部由外教授课,帮助老师们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和语调。”培训工作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师们都有一定的语法知识,除语音语调欠缺外,落后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该负责人表示,为改变受培训教师们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培训还安排了教学理论与新课标模块,主要涉及学习策略、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等,以帮助老师们走出“开着拖拉机上高速”的处境。此外,初中英语教材教法模块、西方文化模块也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21天的培训里,我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载了很多知识和感想。”栾春萍说,培训的收获远不止这些,“其人、其事、其课,值得我回味、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培训结束回到学校,她的教学、生活都发生了改变。比如每天都听VOA,每天花很长时间备教法……

  栾春萍老师培训体验里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记者,相信也可以为顶岗培训做某种意义上的注脚:“一句话的力量,不可小觑,小则改变一种观念,大则改变人的一生。这就是一粒种子的价值远大于一颗果实的原因”。

  合作双赢

  提升基教水平

  “双赢”, 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顶岗实习-免费培训’的模式既给了在岗教师一个吸收’新鲜血液‘的机会,又给了毕业生一个实践锻炼的舞台,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切实可行的‘双赢’培训模式。”市教育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鲁东大学已与市教育局共同在全市134所农村初中签订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形成“顶岗实习-免费培训”稳定教育模式,确保这一“双赢”培训模式能够惠及更多的大学生、在职英语教师。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初中英语教师中非专业的比例占到30%多,“英语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成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此,教育部门还与鲁东大学合作实施了“非专业英语教师暑期培训计划”,即发挥鲁东大学外语教育的强势资源,利用暑期时间,分三年对全市小学、初中非专业的英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人数达1500多人。

  今年3月,“鲁东大学烟台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揭牌曾引起各方热议。此举意味着蓬莱师范、莱阳师范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纳入鲁东大学实行分段培养,学生前三年中师阶段在师范学校就读,后两年专科阶段在鲁东大学就读,发鲁东大学毕业证书。同时,在鲁东大学加挂“鲁东大学烟台中学教师培训基地”牌子,在两所师范学校分别加挂“鲁东大学烟台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牌子。我市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有利于发挥鲁东大学和中师传统办学优势,提升烟台师资培养培训层次,构建起烟台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据介绍,合作办学的第一年便优势初显,从今年两所中师招生看,录取平均分数比往年提高50多分,生源质量大大提高。

  随着教师教育需求的变化,中师培养层次相继升级为“3+2”专科模式,而师资力量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2006年、2007年暑假,共有209名中师教师重新走进鲁东大学的课堂接受再培训。2002年至今,已有7000余名中学教师在鲁东大学参加自学助考辅导,目前有80%的学员通过了自考的全部课程,取得了自考本、专科学历,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师教育为我市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尽管培训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与鲁东大学的办学合作无疑探索和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守杰 新奎 胜良 苏勇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1-02/14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