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脱贫人口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零零社区网友  2022-01-07  互联网

河南杞县多点发力,创新就业帮扶、技能帮扶、社保帮扶等举措——

脱贫人口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叶中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脱贫人口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胜霞服装厂内,女工正在制作棉衣。

  2021年以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强化就业帮扶促进持续增收、强化技能帮扶实现技能提升、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兜牢基本生活底线等举措,不断加大乡村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多点发力、稳岗增岗,搭建就业平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农民生活富裕了

  “老师,这个小白兔好聪明呀,我也要向它学习……”2021年12月14日一大早,杞县苏木乡苏木村的社区学校保育员屈会杰早早来到学校,充分利用孩子们上课前这段时间,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绘本故事。

  “我们班的孩子年龄不大,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我们参加技能提升培训时老师讲过,3至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说儿歌,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说起自己的工作,屈会杰侃侃而谈。

  屈会杰来自杞县邢口镇孙洼村,之前一直在家待业,家中5口人,只有丈夫一人工作,生活颇为拮据。2021年初,杞县人社局在苏木乡组织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免费参加培训,每天还有30块钱补贴。培训结束,我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以后就是靠本领吃饭的人了。”

  谈起现在的工作,屈会杰相当满意:“参加培训后,人社局给我介绍了三个工作,去外地电子厂务工或者去超市,还有就是来离家不远的学校。我选择来学校,离家近,工作时间不长,比较轻松,一个月工资有3400多元。”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也宽裕不少。最近,她和丈夫买了一辆小轿车,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个档次。见到屈会杰的人都说她现在看起来更漂亮更有气质了,整天都特精神。

  屈会杰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校长张莎莎的肯定:“我们园一共有200多名职工,像屈会杰一样由人社局培训后推荐过来的保育员就有100多名。他们专业、有爱心、素质高,非常好。”

  杞县人社局局长张兴平介绍,2021年以来,杞县将脱贫人口、被纳入防返贫的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等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保障他们稳定就业。由人社局牵头,邀请13家职业培训机构对全县1.7万多名贫困劳动力进行轮训,开展包括保洁员、家政、电工、焊工、养老护理、中西式面点、烹饪、种植养殖、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通过技能培训、推荐多次就业、资助创业,保证就业途径畅通,稳定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质量,进而提高生活水平。

  张兴平说,针对弱劳力、半劳力,杞县在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高标准农田质量监督等领域加大公益岗位供给,目前,全县共设立8814名公益岗。

  苏木乡苏木村党支部书记胡西占感触颇深:“全村800多名闲散劳动力都参加了技能提升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如今走在村内,打麻将、没事唠嗑的人少了,大家都步履匆匆,奔向好日子。”

  

  外出务工,政策保障,农民干得体面挣得舒心

  “爷爷,老板说我技术好,又给我涨工资了。单位给我缴了保险,现在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我给您和奶奶买了羽绒服,已经寄回去啦。”苏木村村口,68岁脱贫户赵茂平一边坐在轮椅上晒太阳,一边和在太原打工的孙子赵明涛视频通话。看到孙子这么懂事,赵茂平忍不住背过手机擦了擦欣慰的泪水。

  赵茂平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本人患有腿疾、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病,妻子患心梗装了两个支架,不能干重活,儿子有眼疾被认定为二等残疾,儿媳智力障碍被评为三等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低保和残疾补助。

  “人社局来村里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我让老赵妻子学习养殖技术,让他孙子和孙女学习面点、焊工、电工和美容美发,现在分别在太原和郑州工作。”胡西占说,如今,赵茂平一家的生活有了大起色,他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

  杞县人社局副局长陈江介绍,杞县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深化省级劳务协作,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通过推广“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为有集中外出务工需求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便利出行服务,对跨省就业的脱贫人口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政府引导务工人员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多措并举保证劳动报酬按时足额发放。截至2021年10月底,杞县外出就业农民工有26.7万人。

  针对身体健康,因年龄偏大缺少挣钱门路的劳动力,人社部门定期组织他们季节性外出务工。“我带着我们村附近的三四百个大龄农村妇女,春天去浙江安吉县、长兴县采茶,夏天去酒泉收枸杞,秋天去新疆摘棉花,冬天去南方剥橘子装罐头、包槟榔。”苏木村村民康桂花笑着说,“吃住、路费都不要钱,一个人一年能净挣万把块钱。”

  像康桂花这样的劳务经纪人,分布在杞县22个乡镇,大约有600多人,他们每年都会带动临近村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多为村里的大龄妇女。杞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冰清介绍,人社局对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规划好行程,派车接送,路费全免,工作期间生病可报销医药费。2021年,杞县季节性外出务工人数达6万多人。

  

  返乡创业,政策跟上,农民家门口就能致富

  “李新胜手把手教我干起了服装生意,我很感激他。”在杞县湖岗乡翟寨村胜霞服装厂的接待室,前来提货的刘建设说。

  李新胜是翟寨村人,1997年在广东汕头打工,从事服务行业,一干就是17年。2015年3月,李新胜用打工的存款和亲戚朋友的借款200多万元,在自己的老家翟寨村创办胜霞制衣厂,生产防寒服、羽绒服、童装、床上用品等,年生产能力10万件,产品出口欧美、日韩、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建厂第二年,李新胜设立了扶贫车间。“我申请了36万元的补贴,用这些钱全部买了设备,吸纳贫困户以工代训,每人补贴1000元,服装厂就这样办起来了。”

  杞县完善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发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效应,支持返乡创业项目发展。首次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发放创业开业补贴5000元。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吸纳“两类人员”(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达到30%以上的,可申请创业服务补贴。年补贴最高为1万元,可补贴3年。目前,杞县累计返乡创业24305人,带动就业201329人。

  胜霞服装厂工人数量最多时有65人,其中脱贫户就有20多人。“国家给予在扶贫车间务工的脱贫户每人每年1000元补贴,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李新胜说。

  2017年开始,胜霞制衣厂在湖岗乡翟陵村、宋院村、宋寨村和圉镇镇梁宁庄村、太康县芝麻洼村、通许县城建立6个加工分厂,安置农村留守妇女150多人,为20多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如今胜霞制衣厂又带动圉镇镇、官庄乡、傅集镇、平城乡、裴村店乡、葛岗镇等22家服装加工厂,为这些企业提供订单和货源,形成了一个600多人的服装加工团队,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22-01-07/20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