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你努力我帮忙 带上手艺奔小康

零零社区网友  2019-10-30  互联网

  

  

  

  

  “非遗+扶贫”采风活动西藏尼木县采风现场。

  周末,藏族少年才让那日、先巴扎西来到他们所在的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尕藏才让创办的黄南尕藏热贡文化公司,免费学习泥塑。他们身后的墙上写着“帮人先帮技和艺”“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尕藏才让的公司吸纳员工100多人,都是周边农牧民。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独特优势,大力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充分发挥文化扶贫“扶智”“扶志”作用;以能力提升为抓手,大力培养“非遗+扶贫”带头人,提高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一批传承人通过参与研培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工坊建设等,增强了脱贫致富能力,成为当地“非遗+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

  近日,记者参加由文旅部非遗司组织开展的“非遗+扶贫”主题采风活动,深入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乡村,挖掘采访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鲜活案例,真切感受贫困群众通过保护传承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就业增收,有效提振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对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传统工艺是精准扶贫重要抓手

  我国乡村非遗资源丰富。传统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千家万户,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目前,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传统工艺类项目共计399项,占总数的30%,包括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陶瓷烧制、建筑营造、食品加工等。

  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传统工艺在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根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8年5月,文旅部、工信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计14个门类383项目入选。其中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项目占比65%。2018年至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共计补助上述项目振兴经费1.2亿元,用于支持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推广等。

  这些项目成为当地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10月13日,记者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这里是热贡艺术传承地。热贡在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当地通过“非遗+扶贫”传、帮、带,培养了大量唐卡、堆绣、木雕、泥塑、石刻、“六月会”等非遗人才。该县吾屯村从事唐卡绘画户占全村总户数98%,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5000余元增到3万余元;年都乎村从事堆绣艺术户数占全村总户数70%,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3000余元增长到1.5万元;卓隆村共有户数50户,从事刻板印刷学徒46名,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而在黄河北岸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宏杰不仅学到了手艺,每月还能收入3000多元。青韵砖雕总经理范祥军告诉记者,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采取“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等模式,授人以技艺,逐步实现稳定就业脱贫。

  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对参与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的47名传承人及学徒工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其中25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对所有工坊参与人员从构图设计、制作技艺等方面进行培训,达到从苦力型到技艺型的转型。

  在河北省,当地梳理出土布织造技艺、草编、剪纸等48项非遗项目助力精准扶贫,带动就业1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109人。如赞皇原村土布织造技艺先后培训5000多人次,帮助600多户脱贫致富;大名草编带动1200多户就业,贫困户126户。

  

  培训提升非遗传承人群能力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升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5年至2018年底,118所参与院校举办各类培训630余期,涉及400余项传统工艺项目,培训学员2.7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9.5万人次。各地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传统工艺项目作为研培计划实施重点,优先组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传承人群参与培训。以贵州省为例,4年来培训人数达4.7万人,全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总产值超过10亿元。在研培学员带领下,当地数千名贫困群众将“指尖文化”转化为“指尖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机构,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四川凉山等地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优秀工艺,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

  这些工作站将助力精准扶贫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培养队伍、设计产品、引入订单、销售产品等举措,帮助当地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创立“密作”品牌,梳理哈密刺绣相关纹样3000余种,研发耳机、靠枕、抱枕、帆布包、杯垫、收纳包等800余种新产品,先后培训绣娘5420名,带动1200余名绣娘月均增收1000元。湖南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结合精准扶贫,提出了“让妈妈回家”计划,培训绣娘6000余人,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个,直接带动相关人员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携手致富

  去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指导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选取满族剪纸、苗绣、壮族织绵技艺、彝族刺绣、唐卡绘制技艺、藏香制作技艺、临夏砖雕等51个就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协调各类合作社和企业参与设立工坊。截至2019年6月,各地设立工坊共计156家,组织开展了传统工艺扶贫技能培训840余次,培训学员1.9万余人,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177户5855人,月均增收2000余元。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非遗资源丰富。尼木藏香制作技艺、尼木塔荣白面具藏戏,雪拉藏纸和聂赤(尼字体)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普松雕刻和雪拉藏鼓制作技艺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手捏泥佛像制作技艺、藏靴制作技艺和尼木经幡、彭岗陶罐为拉萨市级非遗项目。

  今年3月16日,该县10个非遗扶贫工坊正式揭牌运行。这些工坊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有的是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的是家族式的传习所,也有优秀非遗传承人开办的合作社等。尼木县通过“非遗传承工作动员部署大会”“非遗传承服务汇总培训”“非遗传承人年终考核”等形式,全面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带头致富意识。形成“你努力我帮忙,大家携手奔小康”的浓厚氛围。目前,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为1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传授技艺,提供就业岗位,受益群众556人。

  嘎伦老人是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二组的村民,也是尼木雪拉藏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从20多岁开始学习制作藏鼓,做出的雪拉藏鼓声音浑厚、纯正。

  如今,他的儿子洛桑旦增、孙子色曲多杰也从事雪拉藏鼓的制作。洛桑旦增告诉记者,一个人要做一只雪拉藏鼓需要一周的时间,可卖到3000元左右。今年年初,洛桑旦增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6户乡亲脱贫,村民们在这里能拿到月均5000元的收入。

  嘎伦老人说:“看到雪拉鼓技艺得到传承,能帮助困难户致富,比自己挣到很多钱还要高兴!”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9-10-30/20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