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 农民工"提速"盼各方给力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8-28  互联网

  东方网8月2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据统计,截至去年,全国农民工中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占比达31.9%,他们正逐渐成为该群体的主力军。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与生产技术的升级,新生代农民工也必须面对从纯体力劳动者到技术型人才的转型。日前出炉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社会融入问题”调查显示,逾50%的受调农民工因自身职业技能与学历的限制而面临就业困境,21.21%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与之对应的,近7成受调农民工希望以“边干边学”的形式来提升职业技能。破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困局,不仅是农民工个人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必须,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破题之道,需要各方集体“给力”。

  转型困境 生存压力让"充电"力不从心

  学历低、技能差、收入少,这似乎已成为挂在农民工身上的标签,新生代农民工概莫能外。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日趋向技术型人才倾斜,这使得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不仅成为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须。然而实际上,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却面临着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

  技术型工人最受企业青睐

  上海纪元微科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钟杰有着多年经验,几乎每年春节过后他都会去外地招一线职工。他将前来应聘的新生代农民工分为三类。

  第一类,勉强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在他看来这类人群只适应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通操作岗位;第二类,通过义务制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这类农民工可以胜任一些基础的技能岗位;第三类,有过相关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背景的,这类人群是企业最青睐的招工对象。

  然而,这一类企业最喜爱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好招。"说到底,这类人太少了。"周钟杰表示,目前不少新生代农民工都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但是真正愿意沉下心来学习一门技艺的人还是很少。

  生活压力让他们半途而废

  是什么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专业技能的脚步?采访中,一些新生代农民工道出了苦衷。

  "完全没有技术的要走技术道路,肯定要从一名学徒干起。学徒的工资不高,上海生活成本又高,最初的日子很难熬,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80后农民工胡振球说。6年前,他从扬州来到上海打工。当时自己只是一个高中毕业、有过3年焊接工作经历的普通工人,因为没有一项过硬的技术,抵沪后整整三周没有找到一份工作。"本来心理价位是月薪3000元,可最后只找到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还是从学徒干起。"

  胡振球说,当时和他一样干学徒的还有好几个人。由于收入低,大部分人跳槽了,或者去工地上做一些体力活,因为做纯体力活到手的收入会比学徒高。"我也是靠着老家的接济才熬过最初的难关。"胡振球说,他之所以一直坚持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认为做一名技术型的务工者比纯体力劳动者能获得更多的晋升平台和更大的职业发展前景。

  "我们流水线上是计件制的,做得多拿得多,自然加班也多。"在某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上工作的王慧说,来沪之初自己也想过学点技术,但被单位招聘之后觉得目前3000多元的月收入也算不错了,就打消了自我增值的念头。"我们下班比较晚,下了班已经累得不行了,实在是读不动书。"

  各方努力  构建大大一张"职业培训网"

  其实,上海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沪上的一些企业也在想方设法地通过一些技能竞赛、培训等手段帮助职工提升专业技能。经过培训之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得更为出色,也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效益。

  EBA帮助职工梦想启航

  记者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上海早在2010年便启动了"农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三年间组织50万名外来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培训不低于50%,每年培养外来农民工高技能人才1万人。2013年,上海已经进入第二个"三年计划"执行期,期间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数量提升到每年20万人。

  上海工会更是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EBA培训、农民工学校、高师带徒……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模式在各级工会系统中因地制宜地开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已经有12年历史的EBA培训。

  12年前,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初级工商管理(EBA)培训暨开放式工商管理大专学历教育",开辟了一条从EBA培训到工商管理大专、再到本科(BBA),直至工商管理高级课程班渐次递进的"绿色通道"。迄今,已培训学员近10万人。

  作为EBA培训的直接参与者,上海开放大学宝山分校副校长周志坚表示,随着EBA的推进,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方面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也对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都是在工作之余参加EBA活动的,为了不影响他们工作,除了实行送教上门外,自第二期培训开始,宝山分校还主动将E-BA培训与工商管理大专生并轨招生。"他表示,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为学生减负。它吸引了更多职工参加培训,也吸引了更多学员接读工商管理大专学历教育,实现了宝山分校E-BA培训与工商管理大专生源的可持续发展。

  培训实现企业职工双赢

  有人说,帮助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同于给企业加负担。上海中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生并不这样认为。

  秦生告诉记者,上海中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各类化工危险品公路运输为主业的综合性化工物流企业,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安全运输是头等大事。近年来,该企业通过积极推进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工提升安全运输的意识和行车技能,进而提升公司的安全行车业绩,可谓实现了职工和企业的双赢。秦生介绍说,他们的岗前培训分为公司级、车队级和班组级,从法规政策到车辆维修保养知识无所不及,可以帮助农民工快速融入岗位。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则属于岗中培训。此外,公司还每年定期组织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全员培训。渐渐地,农民工的理论与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心态和服务质量也明显改善了。

  "近年来,在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农民工越来越多。企业的效益提升了,职工的忠诚度也上去了。"秦生觉得,尽管全员培训的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对于双赢的结果,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专业视点 参与人数还不足期待推广更有力

  上海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赵建德

  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对自我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的确都有着更多的要求。

  上海如今已经启动了第二个"农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产业调整发展方向和农民工集聚产业特点,上海着重在建筑工程、大型装备制造、机电技术等领域全面提升外来农民工的技能水平。近年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还不断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创新,为培训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今,除了拥有过硬的培训设备、专业对口的各类培训课程外,我们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形式,并且推出一系列补贴待遇。尽管如此,培训的参与人数还有所不足。如何让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技能培训的队伍中来,我想这其中离不开企业的宣传教育。企业的积极动员组织和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意愿。职业技能的切实提升,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经费与管理落实需探索更多模式

  浦东新区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姚红钢

  农民工是浦东职工队伍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对个人、对企业、对区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级工会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比如经费的落实问题,以EBA为例,目前浦东新区采取上级工会出一半、下级工会出一半的形式,基层的经费压力比较大。在经费的落实上,是不是可以进行更多的模式探索,吸引、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使农民工培训工作更具有持续性和生命力;再比如培训的落实问题,开展职业培训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场地、人员、时间等各方面的资源供给和协调。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调动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形成高效的培训管理体制,这也是工会和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更多的还是要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过热与过冷都不是最佳的状态,需要进行一些冷思考以实现满足各方需求、利益的平衡状态。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3-08-28/13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