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政府高层提出经济运行“上下限”说,并明确提出“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这意味着就业走势将直接决定着未来政策变动。
目前反映就业走势的指标走向并不一致。尽管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却超过700万人,为历年同期之最;不仅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月度调查失业率也稳定在5%左右。从总量看,就业并未因经济下行受到太大影响。
不过,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看,自2012年6月起,就业分指数持续14个月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显示就业承压。
财新记者汇总各地信息发现,与2012年年中经济下行压力初显之时相比,地方政府对待就业的态度淡定了不少。在过去一年的经济承压试探后,各界逐渐认识到,在中国经济体量增大、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发生明显变化后,就业弹性已经增强,解决一定新增就业所需的经济增速,出现下降。
问题在于,如果增速继续放缓,降至何处会再次引发就业问题?根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这一增速已经明显低于前几年市场认可的8%。尽管如此,仍有观点认为这一结果有些保守。有研究称,即使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也不会触及“就业红线”。
总量无碍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无论是全国还是各地,就业总量都表现良好。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104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显示,二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7,虽然较上季度下降了0.03,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02。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444万人,增长2.7%,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同比增长12.6%。
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就现有指标看,虽然GDP增速有所放缓,但至少劳动力市场中最具周期性和灵活性的部分已经在合理地、缓慢地上升。尤其是农民工群体这一最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失业的部门,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就业竞争指数(CIER指数),走势也大致如此。这一指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求职人数与职位空缺的比例状况。二季度CIER指数环比略微上升,同比大幅下降,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求职人数的增长速度。
最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中小企业,就业依然平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2011年下半年起就已跌入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劳动力指数却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今年二季度为106.1,较一季度下降1.7点,但仍高于去年后三个季度,而且分指数中,劳动力市场需求指数始终高于劳动力市场供应指数。
各地情况略有差异。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4、1.09、1.13,各区域市场劳动力需求均略大于供给。
经济放缓继续,但部分省份就业市场已经开始回升。山东上半年城乡就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1月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双呈负增长,二季度情况逐渐好转,呈上行趋势,5月开始城乡就业增长呈现正增长态势,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行趋势明显。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6万人,同比均增长4%以上,均完成年度计划70%以上。近两年来承接产业转移的安徽,劳动力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上半年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13。其中一季度为1.11;二季度为1.17,上升0.06。其中,裁剪缝纫工、餐饮服务员、机械设备装配与维修、保安等岗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均在2:1左右。
陕西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1.92万人,完成全年35万人目标任务的62.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9.5%。
广东二季度求人倍率达到1.05,其中市场技能人才短缺明显,求人倍率高于1.35,高级技师更达到1.9以上。其对3000家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末监测企业平均在岗人数1036人,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2.4%,处于常态波动范围。员工就业稳定性提升,总体流失率(流失数与在岗数之比)为7.4%,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9和2.7个百分点。
也有地区的就业情况相对严峻。辽宁二季度求人倍率约为0.99,较一季度降低0.02,跌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区间。
高校毕业生相对集中的湖北,情况更加严峻。上半年总体岗位供求比为1:1.91,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35,其中研究生、本科学历人才总体需求呈现微弱过剩,而专科生总体则呈现“短缺”。湖北省人才市场分析称,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钢铁、石化、船舶及汽车行业需求下降,企业薪酬水平应声而落,影响最大的就是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不过,二季度以来,受全球经济影响较大的机械设备重工、电子通信和贸易等行业,招聘量出现较大回升。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对财新记者表示,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速已经将劳动力基本吸收,只要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就业总量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弹性增强
尽管就业变化相对经济放缓有一定时滞,但是,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低于8%后,就业依然保持稳定,足以说明就业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7月31日在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联合在线访谈时表示,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走势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有多种原因:一是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使得较低的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劳动力总量由升转降;三是企业用工思路发生转变,在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采取停工检修、轮休培训等方式稳定员工,而不再通过裁员控制成本;四是国家促进就业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这一轮经济放缓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增速不降反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提升。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称,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强,且相对稳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对于拉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各地的用人需求信息看,居民服务、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都是需求大户。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就业产生影响。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首次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陈勇测算称,按国际通行的15岁-64岁口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3年开始减少,规模近70万人,2014年开始,每年减少规模超过100万人,2020年以后每年减少超过400万人。与此同时,劳动力需求稳定增长。“即便经济缓慢减速至6.5%左右,人们所担心的‘就业红线’可能并不存在”。
另一项测算结论也大致相似。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称,目前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GDP能容纳140万-150万人就业。而2009年7月人社部称,研究显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带动80万人-100万人的就业。按此计算,6.5%左右的经济增速足以吸纳每年900万人的新增就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则认为,潜在增长率就是保持就业稳定的增长速度。只要实际增长率不低于潜在增长率,就不必担心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
考虑到中国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制度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各生产要素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加之数据并不完整,张丽宾对财新记者称,就业与经济波动间的关系很难通过趋势来判断。
她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时调整的阶段,不应简单地关注就业总量的增减,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就业质量,使就业结构调整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蔡昉称,政策要从仅仅关注就业总量问题,转向更多关注就业结构问题,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迎接未来劳动力市场挑战。他称,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市场已经逐步完善,未来应该完善市场信号,使大学生工资调整到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水平,进一步完善高端劳动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