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气候渐暖的北方工业重镇沈阳建筑工地陆续开工,用工陡增,可一建筑公司项目经理李德胜在农民工求职最集中的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蹲了3天,求职登记单上还是空白。他不无疑惑地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招瓦工,年龄要求在20~40岁,日薪200元,包吃包住,待遇不低了,可这个年龄段来应聘的一个人都没有,偶尔有求职者,也多是“大叔”级。李经理不仅发出疑问:未来谁给我们盖大楼?
建筑行业由于劳动强度大,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干的,这个行业基本是农民工的“天下”。据了解,沈阳市建筑行业旺季时职工达到38.8万人,其中农民工36.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3.3%。占6.7%的管理人员,其中有部分农民工,多数是“城市人”。然而,近年来,这个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技能工人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其根本原因,农民工子女怕苦怕累,多数不愿子承父业。
来自丹东凤城农村的木工王敏干这行已经32年,现在每月能挣到1万多元。他说当初儿子就不肯跟他学木匠活儿,嫌又脏又累。他现在在一家银行做保安,每月1500元。“还没我这快60岁的老头儿挣得多呢,可他宁可挣得少,也不愿意来工地多赚钱。”家在北票市农村的今年20岁的张辉初中毕业后,做木匠的父亲多次让他跟着自己学技术,他都不肯。他认为城市就业机会很多,不一定干得那么辛苦也一样能多挣钱。记者了解到,随着农村青年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在城市打工见识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人不愿意继续走父辈靠“卖苦力”求生存的老路,更愿意选择一份城市“体面”工作。
同时,一些农民工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子承父业。来自朝阳农村的瓦工李信国说,在建筑业干瓦工旺季时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太累了,还有大量的粉尘吸入,他说行内有句话,“干瓦匠30年得少活5年”。
据介绍,建筑行业11个主要工种中,以木工、瓦工(包括砌筑工、抹灰工、刮大白工等)的工资水平最高,多数日薪能达到300元,建筑旺季时更多,对其需求也最大。但是,年轻人几乎没有多少愿意干这一行的。据沈阳景胜万利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监理高振中介绍,目前工地上的来自农村的技工多在四五十岁,有的已经60多岁。他说这个年龄在建筑业干这种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的活儿,已经不是特别合适,但没办法,因为招不到既懂技术又爱干的年轻人。
3月25日,沈阳市在建筑行业首次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出台的《沈阳市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明确规定了建筑行业11个主要工种的工时工价,同时规定建筑行业年度职工工资平均增长不低于10%。沈阳天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孙宝安非常拥护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这项工作,他认为,有了这个《合同》作保障,能够让建筑行业在工资方面更有竞争力,让更多的农民工在择业时选择建筑行业,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