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喜迎十八大"燕赵民生之变: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9-26  互联网

  “如今,不管你是城镇失业人员,还是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想求职的可以免费学技能、免费推荐工作,想创业的可以参加免费的创业培训、申请免息小 额贷款、享受一条龙创业服务。”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了整整10年的潘晓磊告诉记者,10年来自己体会最深的是就业服务对象越来越宽了,就业政策越来 越完善了。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妥善解决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有效化解了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和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市场就业机制得到有效发挥,具有河北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得到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

  -缩影:一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民无遗闲”

  潘晓磊所在的石家庄长风街道延东社区有2962户、6800余人,原有16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4050”人员46人,就业困难高校毕 业生14人,原有“零就业家庭”3户。几年来,他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一起努力,深挖广聚就业岗位,在辖区内实现了“社无遗岗民无遗闲”,零就业家庭保持动 态为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区于2010年戴上了“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的桂冠。他也被评为河北省的就业服务明星。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憨厚的笑笑:“算不上明星,一个社区里天天见面,谁家日子过得困难心里也不舒服,政府有了好政策咱就好好利用。”

  家住41栋的梁密珍,是市电器厂的一名失业人员,孩子上高中,年迈的婆婆卧病在床,家庭生活入不敷出。国大超市入驻社区后,因超市的入驻协议上 明确写明“必须优先安置本社区的就业困难人员”,43岁的梁密珍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该超市的售货员,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过得活泛起来。

  经编厂下岗职工窦铁刚,因求职连续失败一度沉迷打牌、喝酒。在社区的帮助下,他租了两间平房,在延东小学旁边开起了“如意小饭桌”,收入颇为不错。现在他的小饭桌相当红火,每天都近百名学生吃饭,忙不过来,他还雇了另外3个失业人员一起干。

  还有,开面馆的岳建军、卖白吉馍的吕艳敏、养老服务站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白静、社区清洁队的老谭……

  为了拓展就业岗位,潘晓磊先后引进了“燕赵都市报社区发行站”、“国大36524超市”等51个社区就业网点,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了不少人当上了小老板。如今,潘晓磊在社区走一圈,到处都是给他打招呼的熟人、很多都是他帮忙安置的。

  潘晓磊告诉记者,2003年,刚刚上任延东社区劳动保障站站长时,面对前来寻求帮助的下岗失业人员也很无奈,很多人自己想帮却不知从何下手。随 后的几年,政府推出了公益岗位、推出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推出了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孵化基地,推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和创业引领计 划、城乡技能扶助计划,一项又一项的就业政策让他乐开了花。

  “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往的就业服务只针对国企下岗职工,后来一轮轮的就业政策服务对象越来越宽,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所有有 就业愿望的人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就业政策,想找工作的可以免费学到技能,想创业的可以享受免费培训、贴息贷款等一条龙的帮扶”潘晓磊告诉记者,10年来 自己体会最深的是促进就业的政策越来越健全了。

  潘晓磊和他带领的延东社区,只是一个我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他的体会却真实反映了河北就业服务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回望:就业服务体系的十年发展和完善

  衡水故城县坊庄村的李晶晶几天前刚刚接到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初中毕业2年的她将到这所省重点技师学校免费学习技能,和她一起 接到通知书的还有村里的4个年轻人。“在社会上闯荡了2年才发现工作不好找,还是要拥有一技之长”她告诉记者,重返校园自己会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刘建民介绍,今年“城乡技能扶助计划”在全省招收7600人,李晶晶就是其中的一个。这项计划开始于2007年,每年 选择一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院校,毕业后推荐就业,力争实现“就业一人,脱困一户”的目标。到2012年,全省共资助3.3万余人免费读技校, 省财政共支出资金1.5亿元。

  见到记者时,李晶晶连连说自己遇上了好事情。她并不知道,如今的就业服务已经从当初解决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扩展到对城乡所有失业者的帮 扶,自己只是大量受益者中的一员。回望近十年的就业轨迹,实际上就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与就业政策不断改进调整的10年,具有河北特色的积极就业政 策得到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攀升,再加上金融危机引起的农民工返乡和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各类群体就业问题交织汇集。在这 种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就业主要为国企改革服务的思路被调整了。党的十六大之后,就业被纳入宏观调控四大指标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 本、就业优先的理念,我省大力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服务对象,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 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列为三大重点就业群体,把高校毕业生被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突出“首位”意识,我省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措施很多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困难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补助金暂行办法》自2008 年1月正式实施,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可申请每月300元左右的补助金,为求职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这是一项全国独有的政策,到今年6月底, 我省累计为13.47万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3.1亿元。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在2010年实现了新突破,我省规定,企事业单位无力承担见习大学生基本生活补助的,可全部由失业保险金和就业资金支 出。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我省共有33544人参加见习,财政支出补助资金1.28亿元。我省的补贴标准、参加人数以及期满留用率在全国均居 前列。

  我省“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基层期间所领取的生活补贴目前已经达到每月1500—1700元,在全国居领先水平。我省还率先开发和应用了高校毕 业生就业网上服务系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注册、信息发布、求职面试、签约解约、协议书审核、报到证打印等业务都实现了网上办理。我省率先推行的高校毕 业生就业实名制度得到国家就业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另外,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省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企业就业岗位的支出数额为全国第一,帮助69万返乡农民工重新外出务工或就地就业。我省为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造的“衡水织女”等30余个劳务品牌也在全国享有盛誉。每年组织的“春风行动”和劳务洽谈会,有效的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组织化转移, 到201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528.8万人。我省全面开展了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成效明显,零就业家庭全面消除,并保持 动态为零,建立了全面的就业援助制度。各级财政对就业的投入形成了制度性安排,2003—2011年全省累计支出就业专项资金106亿元。

  -亮点:小额贷款扶持创业10万人,带动就业近40万人在创业孵化基地申请免租金的办公场所、免费的创业培训和专家指导、小额贴息贷款额度从2 万元一路提升至10万元。一项项的优惠政策撩拨着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据一项不完全统计,我省范围内有52%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而且这一比例还在 增长。

  拓展就业服务,让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就业工作的更高境界,也是就业路上的突破和亮点。从2003年到2012年8月,全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39亿元,直接扶持创业10.55万人,带动就业39.79万人。

  一位长期从事创业培训的老师告诉记者,在市场的洗礼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是仅仅有创业愿望并不能成为老板,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政策扶持对创业人员相当重要。

  2003年,我省启动小额担保贷款,2万元贴息贷款扶持个人小老板。但,创业政策的大突破始于2008年,那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政府在保企 稳岗的同时,提出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创业者的创业领域拓宽了,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经营 范围放宽了,选择经营项目可自主选择;出资比例、经营场所也同步放宽;创业服务的对象也由当初单一的下岗失业人员,拓展到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 大学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城乡所有有创业愿望的人员。

  我省唐山市、石家庄市、承德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秦皇岛、沧州被列为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各地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优厚 的激励措施。石家庄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了创业需求咨询、项目征集推介、专家指导预约、小额贷款受理、创业跟踪回访、创业成果展示、见习事项办理、培训咨询服 务八个服务窗口,形成了“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服务平台。

  2010年,我省又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创业服务“进高校、进高墙、进军营”,开展了“创业大讲堂”、“创业服务乡下行”、“创业项 目集中展示”、“创业能力大赛”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专项活动。2011年,省政府设立创业服务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扶持创业。

  “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只是依靠现有企业的能力,或许已经不能容纳太多人就业,而创业带动就业才是真正的出路。”已经在石家庄家政行业小有名 气的杨千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的下岗女工杨千惠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办了“嫂子家园”,几年下来已经安置了数千名城乡妇女就业。她告诉记者“我觉得这就 是创业的魅力,创业,再带动就业。”

  配稿:“数字”看就业成就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201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66.6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374.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11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数达到3865.2万人,比2002年底增加296.2万人。到2011年底,三次 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6.33:33.31:30.36,与2002年底的48.4.:27.05:24.55相比,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有较大增加。(根 据二、三)

  ——妥善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117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8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

  ——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坚持实施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推动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2011年底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规模达到1588万人,比2003年底增加250万人。

  ——有效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的压力。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2003年至2011年,400多万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到2009年下半年我省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68万人,2011年又进一步达到68万人,创历史新高。

  ——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以来,09年7月—12年6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人数33544人,财政支出补助资金1.28亿元。 ——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2003—2011年底,全省累计发放贷款44.5亿元,直接扶持创业人数7.99万人,带动就业32.1万人。2012年1 —8月,全省发放贷款15.89亿元,直接扶持创业2.56万人,带动就业7.69万人。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9-26/13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