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省定陶县落实就业政策 积极扩大就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6-18  互联网

1.引导企业稳定就业。

为引导企业稳定就业,定陶县把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和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树立起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的观念。县政府要求人社部门、工会、企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把帮助企业发展和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把促进企业发展和保障职工权益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帮助和鼓励困难企业尽量稳定用工岗位。去年以来,利用就业专项资金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 256.7万元;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共为3家困难企业发放岗位补贴12.7万元;共为5家企业争取引进高层次人才资金5万元。

2.鼓励自主创业拓展就业。

去年以来,全县新创办企业 32个,吸纳就业2300人;新增个体工商户60户,吸纳就业 350人。近年来,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功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振兴定陶经济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外地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经验多、眼界广,只要政策对头,搭好“戏台”,就能使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唱好戏”。

为此,我们从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出发,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企业。对返乡创业务工人员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并在小额担保贷款、用工等各方面予以扶持。2011年,全县创业培训560人,为110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86万元。

3.强化措施转移就业。

一是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县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督查调度,严格考核奖惩。

二是健全组织网络,搞好输出服务。把健全网络体系作为提升劳务输出有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县劳动力资源开发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所和中介机构为主体,村级劳务信息员为扩展的三级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三是打造定陶劳务品牌。以县技工学校、职教中心为依托,重点围绕“电子电工、微机应用、电汽焊工、机电维修”四大品牌,大力开展定向式、定单式和储备式培训,逐步实现“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四是搞好跟踪服务,解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加强与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的配合,实现双方从管理、维权到服务的全方位对接,为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目前,已与天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签订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协议,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社会保险代理服务活动。

五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了日常监察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执法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及时查处举报案件,取缔各类非法职业中介,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切实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和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春风卡》1万余份,召开民营企业招聘会9场次,通过招聘会成功就业510人。

4.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目前,全县有公办职业培训学校3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2处,年培训能力达7000人。通过不断强化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培训工作,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普遍提高了参训人员的劳动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机率。

一是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优化专业设置,膨胀技能培训总体规模,建立起包括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内的“大培训”格局。

二是对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职工,组织他们免费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免费办理职业技能鉴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是对农村劳动力重点围绕实用的劳动技能,多层次、多专业地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了输出质量和效率。去年以来,全县职业技能培训8361人;职业技能鉴定发证6645人。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对新入校学员实行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招生工作的开展。为突出安置工作,以稳定的就业渠道促进招生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先后与济钢集团、福建安踏集团、苏州可成科技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安置协议,并确保安置后不扣一分钱,实习工资不低于1500元,为学生的就业安置铺平了道路。

5.优化服务扶持就业。

一是开设专门服务窗口,简化手续,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失业人员登记、免费培训、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和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了对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努力做到面向社会,为服务对象开展便捷优质微笑服务。

四是认真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培训政策宣传工作。去年以来,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汽车驾驶、微机应用、电气焊、市场营销、家电维修、缝纫等近10个专业的免费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760人次;为88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11万元。

6.动员社会各界帮助就业。

一是多方开发就业岗位,把就业岗位落到实处。去年以来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73个,对困难群体和“双零家庭”优先就业。

二是认真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对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困难群体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落实就业补贴256.7万元。

三是召开交流大会,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月19日,举办了2012年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暨人才交流大会。大会共设155个摊位,提供用人岗位5490个,到会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及各类人才3890人,达成用人意向768人,现场签订协议368份。

四是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促进就业的作用,去年共为教育卫生新招聘人员185名,新招录公务员12名,“三支一扶”学生26人,新增人事代理45人,使他们实现了就业或灵活就业。

五是加大工作力度,为扩大就业工作提供保障措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以来,狠抓了干部职工纪律作风整顿,制定了十七项规章制度,实行了禁酒令和挂牌服务,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对服务大厅进行了改造,规划筹建了新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改善了扩大就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6-18/12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