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就业问题。2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从财政保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对外贸易等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集体学习。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如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扩大就业也成为委员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共识——
就业优先 政策保障很关键
“劳动是人类活动的第一需要,而就业是人实现劳动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劳动就业对社会个体来讲是天经地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的就业优先战略思考是必然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庆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要的一环是对吸纳大量就业人群的中小微企业 “放水养鱼”,让他们获得充分的成长,进而吸纳更多人群就业。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从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很多的政策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迎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抓好落实这些财税和金融优惠政策。刘迎霞说: “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贡献远远大于其税收贡献,应该给中小微企业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为它们今后的长远发展和自主创新着想。”
关注——
大学生就业 基层就业天地宽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本次政协会议上,很多政协委员建议当前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群体选择到基层就业,基层就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会更多更宽广。
“我建议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或者西部地区就业,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在北大,每年也都有一些学生主动选择去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王晓秋谈及大学生就业,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对此问题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他认为大学生只有到基层工作,经过三五年的磨练才能增长才干。这样的经历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毕业就被企业抢去的事实也说明,到基层工作岗位干一些实事,利用自己的高素质和专业优势在基层大干一番,肯定会有出路。”
探讨——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政府服务不可或缺
如何缓解由劳动力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本次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部分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培养技能人才,增强就业人群的择业能力和工作稳定性,同时在地区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鼓励创业和多渠道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说: “招工难问题要和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在一起看,一方面政府要支持中小低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加大力量组织好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生产性的服务业和生活性的服务业的就业空间非常大,要引导农民工就业朝这个方向发展。”
如何使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多渠道就业,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经贸委主任丁耀民认为,鼓励大学生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通过网络创业实现就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丁耀民表示,网络创业门槛低、经营方式灵活,对就业困难群体来说,低门槛的创业方式尤为重要。网络创业者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即可认定为就业,使得网络创业者可以享受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同时,也应将网络创业者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网络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