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荒,能促进农民工待遇提高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2-07  互联网

  ●目前用工紧张是全国性的,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沿海某地或者中部某区

  ●民工荒、招工难现象,可以提高工人的待遇,是好事,民工荒本质是待遇问题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王国平深圳摄影报道

  “大连、福州、青岛、上海、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各地三十多家厂子来要人,计算下来差不多有2万用工量。”全国人大代表、有“农民工司令”之称的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说,自初八上工之后,自己的手机都快被用工企业打爆了。

  但与之相对的是,截至目前,每天到厂的工人数量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张全收说,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他准备把总部回迁至河南,在中原辐射各地,而不再居于广东一隅。

  广东地区只是用工紧张

  张全收的劳务模式是,将零散的务工人员组织起来,然后加以培训、组编,形成若干“工人团队”,然后将这些团队“租给”不同的企业,赚取中介费用。但如果工人“销路”不好,他也会赔本,因为他要给工人免费提供食宿,还要发工资。

  张全收说,此前,广东这边企业一次性要五六千人是常有的事,但今年一般都只是以两三百人为主,用人规模大幅降低。

  “从目前的情况看,广东地区只是用工紧张,还没有到大规模用工荒的地步。”张全收分析,现在广东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厂子都搬迁到河南、四川等内地城市,造成内地用工量需求变大,“大部分会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张全收还表示,目前用工紧张是全国性的,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沿海某地或者中部某区。

  外出农民工正在“回流”

  张全收说,现在内陆地区的用工环境和广东20年前的形势很像,他决定将公司总部搬到河南老家,而目前的深圳总部则变成分公司。

  “可以预见,中部经济必定有一个大发展从而带动用工需求,因此我要将重心放在中原。”张全收说,此举一来可以满足中部需求,减少用人成本,二来可以辐射其他地区。

  除中原经济区外,今年湖北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这意味着“中三角”构想正在逐步成形,而不少湖北专家则认为“中三角”可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张全收表示,河南、湖南等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正在“回流”,“今天(5日),公司在河南的办事处通知我他们又招了1000多人,这些人我将留在中部,率先试水。”

  民工荒本质是待遇问题

  对于目前频繁出现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张全收认为,“可以提高工人的待遇,是好事,民工荒本质是待遇问题。”

  昨日,一位刚到全顺公司的云南小伙白柳城说,此前他在东莞等地打工,看到全顺公司的宣传后,他和16个老乡一起过来,“我们就是看重了公司对薪酬的保证”。

  张全收给工人的承诺是年薪扣除吃饭还有“25000到30000元”。为了能够提高工人工资,张全收会和工厂就薪水、福利、社保等待遇进行谈判,只有达到标准才进行劳务派遣。

  张全收说,现在农民工的社保体系非常不完善,各地之间社保报销很难转移,手续繁琐。这会降低农民工交纳社保的意愿,阻碍农民工流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曾多次提交关于农民工社保一卡通的提案,今年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他将继续提交。

  成都 司机工资比电脑设计员高

   华西都市报讯(邓丹记者姚长寿)春节后,“用工荒”在沿海以及内陆城市都成了关注焦点,一些企业手握订单,却招不到工人。昨天,蜀都英汇人力资源市场、 宇辉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春季大型医药人才交流会和大型制造业人才招聘会上,共提供了近1.5万个岗位,其中招农民工的岗位直喊招不到人,而涉及大学生的岗 位,往往一个岗位多个人竞争,大学生求职难、农民工就业易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午,宇辉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大型制造业人才招聘会 上,200多家单位提供的各类岗位共6000多个。“现在我们最缺的是技术性工人,很多岗位都招不到人,而适合大学生的行政、管理等岗位一个岗位至少10 人竞争。”成都一家印刷厂招聘电脑设计员、行政文员、普工、面包车司机、装卸发货员、普工等岗位,负责招聘的王先生说,现在生产技术岗位、普工岗位十分难 招人,待遇上面包车司机在2000元-3000元之间、发货员在2000元以上,而适合大学生的电脑设计员岗位起薪却只有1500元。

  内江 打工22年现在他挑老板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罗尹)2月5日下午4时许,内江火车站广场不少候车的旅客席地而坐,人群中,王统树和王利兵两兄弟等共5个人,正在等待前往贵阳的K9465次列车。王统树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经历的第22次春运。

  王统树是木工,主要负责建筑工地上的铺板、制木等工作,工资以平方米计算,例如,在珠海每铺板一平方米,就可以得到17元的酬劳,多劳多得。

  正是外地的工资高、福利比内江好,让王统树坚持在外打工22年。不过,他也盼望内江的薪资和待遇水平能“早点让大家满意”,因为在外打工毕竟不如在家门口。

   22年,王统树也积累了很多打工经验:他每换一个地方,都要把新号码发给之前的老板。今年春节,就有4个老板打电话叫他去上班。他笑着说:“哪个老板开 的单价高,我才去。”“不怕老板再也不给你打电话?”“不怕,现在到处急需用人,老板还怕我们不去呢!”王统树自信地说。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2-07/12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