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常宁市农民务工不再“北上南下”

网友投稿  2011-11-29  互联网

本报讯(胡嵬 柏洋林 记者 吴砾星) “在离家一个小时之内的工厂上班,小孩在身边读书,夫妇在一起上班,有一间房。”这是湖南省常宁市在本土务工的农民对该市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农村和谐发展的生动阐述。

近年来,常宁市委、市政府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引进内外资企业72家,打造了一小时经济圈,使农民由过去“北上南下”打工变成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该市精心搭建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了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两园两区一走廊”,即宜阳工业园、水口山铅锌和新材料产业园、白沙金属小区、西岭非金属小区和宜阳工业走廊,承接了技能密集型企业49家。

为改善农民工住宿条件和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读等问题,该市财政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在市区和宜阳工业走廊内建设了廉租房12万平方米2000余套,对夫妇二人均在园区务工的农民工,优先保障住房。在宜阳工业走廊新建一所全日制小学,园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均可申请到园区上学。对在其他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务工人员,明确其子女就学可由教育部门就近安排,享受与市区学生同等待遇。

针对企业缺乏技术员的现状,常宁整合全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按企业要求实行“定向、订单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技能型劳动者达5000余人。同时,规划在宜阳工业走廊内建设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电机缝纫、数控车工、钳工、光伏电子、机械维修等专业,吸引务工人员前来深造和务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员工,保障入园企业用工需求。

据了解,该市现有就近就地就业农民3.6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1.8%,其中返乡就业0.7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4.1%。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11-29/12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