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就业大门始终为百姓敞开

网友投稿  2011-11-21  互联网

    今年8月份的一天,魏县籍高校毕业生昝金燕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该县就业局局长的手中,感谢就业局帮她成功创业。2008年,小昝大学毕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2011年春节,她回家过年时发现自己老家所在的镇几乎没有成规模的药店,于是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念头。在魏县就业局的帮助下,她免费参加了培训,办齐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6月份,她的药房顺利开业,营业额蒸蒸日上,还招用了3名员工。

    复兴区的李鹏燕,去年中专毕业后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在复兴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帮助下,先参加培训,后来在一家美容院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朋友熟人,下岗再就业的人不胜枚数,有的当了交通协管员,有的当了保安等等,这些都得益于我市的再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完善以创业促就业、以发展促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有效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广泛的采访。

    服务延伸千家万户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大学生等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任务艰巨,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任务繁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亟需通过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实现重心下移、工作前置,使更多群体直接方便地享受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服务。

    全市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基本建立。2003年,就业服务局建立,以此为契机,在市县乡镇建立了四级就业服务机构,其基本职能是:负责组织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负责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负责审核、上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负责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负责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资料,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做好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指导等创业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负责审核、上报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到2010年底,全市共建立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室)485个,其中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39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167个,占全市街道(乡镇)总数的84.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279个;乡镇(街道)、社区两级平台工作人员共有1337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使就业服务延伸到了千家万户。

    举办各种招聘活动

    搭建对接平台,升级网络服务水平,优化就业市场环境,也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

    开展日常招聘。今年1-9月份,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接待用工单位563家,提供就业岗位13481个;举办洽谈会33场,求职登记及入场求职近14002人次,职业指导12999条人次,达成用工意向11035人次。

    广泛收集信息,拓宽渠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今年人力资源市场分别举办了“春风送岗位”、 “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 等多场大型招聘会,社会反响热烈,效果明显。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社部要求, 9月初全市启动了“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3年来,已征集大学生见习岗位近4000个。组织好“三支一扶”,即支农、支教、支医和扶持贫困地区工作。“三支一扶”工作自2006年开始实施,到目前我市已有446名大学生志愿者走上岗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助力。今年,人社部门又首次开展了大学生支援农村医疗即“村医”招考工作,已经有207人上岗。

    规范管理职业介绍机构。对全市已领取《职业介绍许可证》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年审。截至9月份,全市共有76家职介机构通过年审,取缔6家,限期整改9家。7月开始组织了诚信职介单位评选活动,树立优秀中介机构典型,在职介机构中倡导诚信服务起到示范作用。

    品牌带动劳务输出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方式的逐步实施,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每年10余万人的速度增加。

    人社部门主要负责综合指导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和向非农转移工作。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农民增收。

    2至4月间扎实开展好“春风行动”。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在以服务进城务工者就业为目的的“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中,全市免费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共70余万份,组织专场招聘会124场,提供岗位29万个,组织劳务输出6.6万人。

    健全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及网络工作台账。印发文件,进一步做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及网络工作台账建设,进一步掌握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截至8月底,已建立工作台账123.3万人,其中建立网络台账83.76万人。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工作。组织人员采取抽样走访入户、与村民座谈、问卷等形式,抽取全市20个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撰写了《邯郸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对全市劳动力需求状况进行宏观调控。

    培育好我市劳务输出知名品牌。经过多年实践,魏县“实打实”、涉县“靠得住”、邱县“锦绣织女”和“巧剪子”、峰峰家政服务均已全国知名。人社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外劳务合作,以品牌带动劳务输出工作。

    即时承诺就业制度

    做实 “两需求,一动态”,加强劳务市场的供需对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及其配套政策;做实“两需求一动态”,即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和就业需求,实行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家庭动态化管理。

    强化实施就业空岗报告、就业信息发布和即时承诺就业制度。全市辖区内企业和用人单位,每月要以报表和电子版形式向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本月空岗信息。市、县就业服务机构,要随时将企业空岗信息在市就业网上登录,并在人力资源市场交流大厅电子屏幕滚动发布,也可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发布。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每天要分别确保有1000个、300个以上就业岗位供求职者选择,并要向社会公开承诺,只要求职者不挑不拣,保证在48小时内安排上岗就业。市、县人力资源市场全年发布就业岗位信息8万个以上,力争成功介绍2万人以上上岗就业。

    建立健全全市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以及城乡各类求职人员统计报表制度,每月一报,实行动态管理。市、县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事务站,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以及各农村劳动保障人员,要对本辖区内城镇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高中文化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的数量、年龄、本人家庭情况、求职愿望等进行全面翔实调查统计,登记纳入基础台帐,要以乡镇(街道)保障事务站为单位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每月更新一次,市、县人力资源市场每月要收集汇总一次,并上网登录实行信息共享、动态管理。

    “七个一批”促就业

    实行“七个一批”促就业,营造鼓励创业带就业的社会氛围。就业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社部门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创造大量的条件。

    邯郸人社部门积极实行“七个一批”促就业,即搭建平台推介输出一批、新上项目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培训提高促进一批、岗位锻炼缓解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公开招考录用一批。

    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土地资源贫乏,全县近40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到90%以上,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涉县通过“打造品牌”、“靠大联强”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就业形势的好转。但如何确保群众输出去、留得住,涉县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劳务派遣,为群众就业撑起了“半边天”。

    涉县人力资源派遣中心通过与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用工岗位、工资福利待遇等,按照用工单位要求招录派遣员工,并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负责员工的日常考勤、工资核算,派遣中心负责派遣员工的工资发放、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缴纳、各种待遇申领等事宜。派遣中心通过与用工单位责权明确的合同协议,确保了员工工资待遇的双稳定,彻底解除了农民群众外出就业工资支付难、待遇赔偿难等社会难题,使广大派遣员工放心就业、稳定就业。通过几年的努力,涉县目前已与县内外25家用工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派遣员工3500多名,每年新增派遣员工350余名,确保了涉县劳务输出去、留得住。

    大上项目拉动就业。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永年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永年坚持“工业强县、项目立县、就业富民”的指导思想,仅谋划上千万元的项目就达368个。围绕这些项目实施,通过新建项目与创造就业岗位对接,根据岗位需求,大力推行岗前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发挥新上项目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随着勤道光伏太阳能电池、亿隆风力发电、河北光牌面业等一批省、市级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0余人。

    同时,人社部门还积极努力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创业带就业的氛围,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都侧重于创业方面,组办创业培训班进行免费培训、跟踪辅导,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政策、环境等条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创业的良好氛围。

    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为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2009 年成立了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对城乡初次求职的劳动者提供就业前训练,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转业训练,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及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转业训练,为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复转军人等特殊群体人员提供专门的就业训练,组织开展就业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连续8年组织实施了以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等“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3年开展就业培训至今,全市累计进行就业前培训2万余人,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非国有企业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累计28.6万人,创业培训2.8万人。2004年以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累计达到80多万人,其中技能培训或示范性培训累计16.3万人。

    以培训促进就业是贯彻落实扩大就业政策、提升劳动者择业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的劳务输出累计已超过160万人次,其中3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后走出家门的,阳光工程培训后的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需求增长,就业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政府开发了上万个公益性岗位(不包括各县区),所有上岗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顺利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稳定就业。

    创业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小老板”。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全市有4500多人创业成功,同时带动就业2万人。

    今年以来,技能培训2.47万人、创业培训0.39万人、农民工培训6.1万人。

    在外省市建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市人社部门在邯郸人员务工相对集中的如京津等20个省、市、自治区80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建立千人以上输出基地113个,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专门的办事处,对在当地进行务工的邯郸籍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劳动维权等服务,为广大农民工外出求职和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用资金扶持促就业

    小额贷款给力成功创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再就业政策,人社部门进一步扩大了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人员范围,由过去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工、失地农民、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

    此外还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扶持小企业不仅使企业自身有所发展,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让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家住邯山区的冯女士,下岗失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于2007年在复兴区开了一家配送中心,经营化妆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后因经营规模扩大后,自有资金不足,资金周转紧张。2011年7月22日冯女士向其所在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根据考察核保的结果以及其经营规模状况,市担保中心同意为其提供担保,办理金额五万元的  小额担保贷款。9月初,她从银行领取了五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8亿元,直接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2448人,带动失业人员再就业14161人。

    提供社保补贴、劳务输出补贴等优惠政策。人社部门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的扶持工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还提供了各种补贴措施,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抓好民生之本

    冬人

    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积极促进就业,既是解决当前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因下岗失业出现生活困难的群众,帮助他们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才能使他们保障生计,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和再就业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十二五”规划,邯郸提出了培育“6+6”大产业大集团、加快东部10县振兴等战略决策。在重点支持和发展大企业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完善以创业促就业、以发展促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有效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

    邯郸发展远景和现实需求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社保、人事人才等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新的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决策部署,以“就业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重点有突破、整体上水平”为目标,坚持“能办推定”工作法,不断完善以创业促就业、以发展促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有效就业。

    市政府建立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人社局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工作小组,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自2009年以来,制定出台了《援企稳岗十三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减免困难企业社保费、使用失业金发放社保补贴、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出台强力措施,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市人社部门,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方面,进行不懈探索与实践,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组成专门机构对重点群体给予重点就业帮助,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资金扶持促就业鼓励创业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与经验,让很多没有工作的群众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积极促进就业,各级党委、政府,须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党政各级领导要多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百姓需求,实实在在地加以解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积极促进就业,关键是抓落实。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

    “关山初渡路犹长”。积极促进就业,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全面部署,打好持久战。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注意引导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11-21/12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