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个三”工程 打造基地建设新起点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幅员面积455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总人口66.2万人,劳动力32.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2.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近年来,我市依托劳务输出大县优势,转变工作思路,以“五个三”工程为主线,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全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问题,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1327名返乡农民工采取独资和股份合作形式创办企业859户,总投资达9.24亿元,项目达产后实现产值11.97亿元,占全市GDP的9.35%。项目涵盖14个行业,吸纳1504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2011年上半年297名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132户,投资1.2亿元,达产后产值达1.8亿元,吸纳3120人实现就业。我市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肯定,曾先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被吉林省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先进单位”。两任省委书记均对舒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舒兰市工业园区、万嘉购物广场和溪河镇返乡创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返乡创业基地。我市实施“五个三”工程,全面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做法在经济日报出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探索与实践》中全文发表。
一、创新“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合力促进返乡创业
一是政府扶持筑环境。以构建四个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协会互动体系),搭建四个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创业扶持平台、资金保障平台、能力提升平台)为核心,全力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返乡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部门一致抓服务。充分发挥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和创业扶持发展中心的作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为创业者提供立项、选址、培训、用工、合同管理、鉴证、启动、运营等方面的扶持服务,解决返乡创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现了返乡创业服务一站通,无阻碍。
三是协会联动抓带动。以市返乡创业协会为龙头,横向发展牧业、商业、劳务经济、蜂业等协会和合作社,纵向向基层延伸,在各乡镇街分别组建了返乡创业分会;地域向境外延伸,实现协会纵横发展全覆盖,全市现有返乡创业协会及分会21家。促成了返乡创业由政府扶持向社会团体自谋发展格局的转变。
二、创建“三个机制”,引导协会有效服务返乡创业
一是创建协调机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行业协会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各协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定期组织行业协会、合作社及各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实现全市创业资源整合,政策共享。
二是创建责任机制。健全协会章程,落实责任机制,明确返乡创业协会、各行业协会和合作社的社会责任分工及会员工作任务,使政府、部门和协会实现工作互补,开创社会化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三是创建激励机制。在协会内部实行了百分绩效考评管理,对考评效果好的会员在年末给予不少于2000元的奖励。对成效显著的会员实行内部晋级制,三名会员可以联保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三、 整合“三种资源”,实现共享推进返乡创业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设立创业促就业发展基金,统筹中小企业贷款、残疾人创业、妇女创业扶持和再就业小额担保资金,解决创业促就业工作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树立“大培训”理念,整合农业、卫生、人社、教育等技能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创业企业人才短缺及用工难的问题。同时,创新创业培训形式,将SYB(创办你的企业)、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与MDP、STSB(惠普援助项目)培训相结合,前后培训返乡农民工1430人,通过培训使其创业能力有所提升。
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完善全市创业人员基础数据库和创业项目库,实现创业人员信息 “多方联网”,创业信息 “一网览尽”。同时集中推介260个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的创业项目,解决有创业意愿者创业项目信息短缺问题。
四、 狠抓“三个关键”,创新方法扶持返乡创业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出台了《舒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准入条件,降低了创业门槛。同时,抓好政策落实,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其他创业群体给予税费减免、创业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启动资金等政策,扶持其自主创业。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实行小额担保贷款“协会理事三人联保”,将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2010年,我市适当放宽贷款发放范围。将个人、合伙经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额度已分别提高到5万、8万和20万元,妇女货款提高到8万元和50万元,使贷款人可以达到适度的规模经营。几年来,共为297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012万元。
三是加大创业服务扶持。加强三级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乡、村(社区) “创业指导中心”或“创业指导站”,开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培训等“八位一体”的服务。引入“超市化”的选购模式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创业服务超市,完善“一站式”创业服务场所,实行“部门集中服务、优惠集中办理”。
五、建设“三个基地”,优化环境助推返乡创业
一是建设返乡创业基地。以政府资助建设的形式建设了舒兰市工业园区、万嘉购物广场、溪河镇返乡创业园区和舒兰市商贸中心等4个返乡创业基地。对进入返乡创业基地的企业比照招商引资企业给予“三免两减”税费减免政策,即前三年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由市政府全额用于扶持企业,解决企业项目建设问题,后两年按实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实得的50%,由市政府扶持企业发展。同时由政府出资使基地达到了 “五通一平”(道路通、上下水通、电通、通讯通、供热通、场地平)。并对进入基地区创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主从项目立项、选址、培训、用工、信贷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市4个返乡创业基地己建设使用面积94.3万平方米; 687名返乡农民工进入基地创办企业和实体417个;投资总额达 5.98亿元;吸纳和带动就业9554人。
二是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商贸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和土地资源建设了包括吉舒街道隆昌商场、舒兰市农贸市场、商业水果一条街和溪河德大肉鸡养殖基地等四个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对进入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和经济实体从政策、资金、信息、培训、用工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务,使1715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
三是建设创业大市场。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利用就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投资,个人选项,自主经营的原则,政府拟分三年出资2600万元在金街购买100个摊位(2000平方米)建设以生活服务为主的“创业大市场”。对进场经营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照政策规定,减免摊床租赁及各项费用。同时,对就业困难对象和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不少于5000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广泛吸纳就业困难对象和返乡创业农民工进场创业就业。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中。
虽然我们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返乡创业工作中推进措施不系统,开拓意识、创新能力不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步伐。在返乡创业企业集中的小城镇和平安镇再建设两个返乡创业基地。同时,依托市经济开发区,采取“突出特色、抓大带小”的措施,选择推介配套小项目,引导返乡创业企业加入到拉长产业链,壮大重点产业规模中来。并在返乡创业基地内提供“低租金或零租金、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发挥基地的载体作用、平台作用和孵化作用,吸纳更多的返乡创业人员入驻基地创业,扩大全市返乡创业企业总量。
二是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协会作用。围绕协会中心工作,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协会对劳务输出返乡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为返乡创业企业的兴旺与发展做贡献。
三是开展返乡创业援助。出台新一轮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收费、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创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难点问题。将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50万元,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扶持300人创业。
四是抓好返乡创业服务。组建创业专家指导团,对返乡创业企业从企业立项、选址、开业指导、运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发挥媒体的宣传和典型带动作用,在市电视台开办返乡创业论坛专题节目;举办返乡创业成果展;组成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巡回演讲报告团,深入乡村广泛宣传。使全市的返乡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