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可从多方面入手,核心在于既要让孩子“读得起书”,又要让孩子“读了书有出路”。
让孩子“读得起书”
让孩子“读得起书”,要建立深入人心、行之有效、相对完备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宣传,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目前,我国高校中已普遍建立起比较完备、覆盖面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代偿、师范生免费教育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等。该体系基本上能涵盖绝大部分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但目前的相关宣传主阵地是高校,宣传对象主要限于在校大学生。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往往不知道具体的政策内容,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从而放弃报考大学。因此,必须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阵地扩展至社会各种新闻宣传媒体、广大的农村村委会和城镇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对象从大学生扩展到中学生乃至所有人群,让人们打消后顾之忧。
二是做到贫富有别,完善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体系。相对于国家奖学金而言,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受益面更广。就目前而言,众多地方高校的相关资金主要源自地方财政,由此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因地方财政富裕,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标准较高,而且受益面广。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虽然相对较高,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不仅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标准较低,而且受益面相对较小。因此,国家财政在下拨国家助学金时,应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倾斜,从而让国家助学金资助体系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地贷款,建立长效的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是国家大力提倡,也是国际上解决大学生学费问题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有学校所在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两种形式。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以学校所在地助学贷款为主、生源地贷款为辅的助学贷款模式。相对而言,生源地贷款不仅在贷款资格审查上容易把握,而且是以学生家庭作为贷款主体,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动还贷意识,也有利于银行催贷。同时,国家、地方政府不仅要真正落实、兑现助学贷款风险金,而且应对助学贷款达到一定金额的生源地银行给予一定形式的补贴。
让孩子“读了书有出路”
让孩子“读了书有出路”,要建立积极有效的就业援助体系。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建立有效的就业援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端正就业期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自然也从“精英状态”转化为“大众状态”。但事实上,不管是家庭、学生本人,还是社会舆论,仍保持着“精英化”的就业期望。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初次就业起薪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有人由此感叹:“读书究竟有何用?”实际上,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期将结束,同时,随着农民工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两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差距在缩小。因此,起薪差距的缩小是正常现象。政府部门、学校、新闻媒体等应积极引导学生家庭、学生本人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
二是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不仅经济困难,而且家庭社会资源往往不足,就业难的问题尤其突出。为了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常用的手段是举办“寒门学子” 专场招聘会。这种专门招聘会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除了个别社会责任感特别强的企业外,一般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为了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国家应本着“促进一人就业,改变一个家庭”的理念,制定并实施特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毕业生。
三是建立畅通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由于缺乏有力的家属支持力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所获取的就业信息主要源自官方公开的渠道。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负责建立。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来看,应建立以人事劳动部门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和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高校人才培养种类和规模、就业状况以及企事业人才需求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