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集安市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城乡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是调整结构,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容量。围绕我市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劳动力容量大的行业,寻求和建立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参药业、矿产业、绿色食品业、水电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高句丽文物核心区、鸭绿江旅游带、集安特色乡村旅游等项目,拓展就业领域,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实现异地就业向就地、就近就业转变。
二是政策扶持,建立全民创业拉动就业的有效载体。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和完善创业援助长效机制,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就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把农业特色基地建设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人参、葡萄、五味子、食用菌、果蔬、鸭绿江鸭等渔业、林业、蜂业的种植、养殖项目,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化建设,扶持本地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加大农产品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率和农特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就业,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带动困难群体就业的有效支撑。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富民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有利契机,按照“围绕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与城市管理和就业困难人员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服务城市管理和建设所需的保洁员、保绿员和保安员等岗位,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就业。
截止九月中旬,全市劳动力转移83,234人;城镇新增就业5,439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696人;职业技能鉴定1,162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1人,金额5万余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78万元,直接扶持创业者235人,带动就业10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