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表示,“十二五”期间(2011年到2015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将由2.95亿人下降到2.5亿人左右,45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部分研究报告出版成书,15日在北京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其中一份名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报告表示,中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将面临农民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就业增长最重要的行业是服务业,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吸纳的就业人数还会继续增长,但对就业的贡献将减少。
农村劳动力总体过剩的同时,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报告指出,中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招工难”由沿海向内地扩散。“十三五”期间(2016年到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结构性短缺变为全面短缺。
报告表示,最近几年,造成中国农民工薪酬水平的上涨,除了经济增长较快、就业需求比较旺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特征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无限供给,转为有限剩余、有限供给。
上述报告完成之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7000名农民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资待遇成为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其工资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仅相当于城镇职工的55%。
15日与《农民工市民化》一同发布的还有11份研究报告,涉及国民收入分配、人民币区域化、社会组织建设、资产泡沫等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将上述研究报告出版的目的在于,使研究成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