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苏宿工业园区创造条件帮助当地人就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8-01  互联网

    作为人力资源大市,宿迁市每年有上百万农民外出就业。外出打工确实比呆在家门口能挣到钱,而且长了见识,但付出的代价是常年撇开家庭、背井离乡。如今在苏宿工业园区,崛起的一排排打工楼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照顾老人。

    打工楼住着很顺心

    园区公舍一期,是苏宿工业园区为务工人员建造的5幢宿舍楼。记者跟随住在5号楼的王丽参观了她的住宿情况。今年25岁的王丽在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公司上班,虽然就是本地人,但她说:“还是宿舍楼住得比较顺心,而且每个月的住宿费只要60元钱。 ”

    大楼环境整洁,王丽的房间可以住4人,有书架、写字桌,还有电视机,楼道里可以统一使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王丽说,她在重庆大学读了工商管理专业,去年,她回到宿迁老家,进了苏宿工业园开发公司,担任管理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王丽看来,园区工作环境很宽松,管理以人为本,中午还可以回宿舍休息片刻。王丽微笑着介绍:“园区公舍就像家一样,除了楼道服务人员,我们也是这里的主人,大家一起动手相互服务!周末回家看望父母并住在一起。 ”

    在5幢宿舍楼的旁边,还有一幢商业配套服务楼,包括食堂、浴室、超市、卫生服务站、网吧、活动室,使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更丰富。

    家门口就业更划算

    11时35分,园区公舍的食堂,工人王小根正在与同事一起吃午饭。

    王小根原来在宁波一家物流公司打工,让他感到痛苦的是,每年的春节回家,光是挤火车就要让他“死一回”。买火车票,要排几天的队,有时轮到他就没票了,只能买“黄牛票”。挤上了火车,一路都要站,挪脚的地方都没有。

    妻子刚生完孩子,特别需要人照顾。于是,27岁的王小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托朋友给他在苏宿工业园区找工作。朋友告诉他,这几年很多苏南企业把工厂迁到苏北,工厂正需要大量的工人。“不愁找不到工作,你还可以多挑挑呢!”果然没几天,他在一家刚开业的服装厂找到了工作,因为有多年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老板还让他当了组长。

    王小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外每月租房的几百块钱省了,平时往返的车票等花费也省了,下班还能回家干农活、做家务什么的,算下来,工资少了点,但交给家里的钱反而多了。“挣的钱虽然没南方多,但可以照顾父母和家里的农活,上班方便多了! ”

    王小根的背后是苏宿工业园区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这几年里,苏州与宿迁合作共建,加大了招商力度,企业越来越多,许多打工者纷纷回到了家乡。

    在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楼的人力资源一站式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来报名的当地青年人数众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宿迁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市,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现在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其中一部分有多年在外打工的工作经验,有文化知识,脑子活,只要稍加引导和培训,就能在企业各个工作岗位迅速上手。在这基础上,为了让农民工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近就业,园区和企业加强了对报名录用人员岗前实用技能培训工作。

    现象背后是宿迁振兴

    苏宿工业园区中,“可成”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扎根”,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招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重大项目在宿迁市产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逐渐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在当地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家门口打工”的宿迁人大幅增多的背后,当地政府提供的多重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陆霄鹏介绍,打工楼这种集中住宿的方式,是从新加坡借鉴来的,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园区生活。随着就业人员的增多,园区已着手建二期和三期公舍区。

    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顾玉坤说:“目前,苏宿工业园区正引导当地群众从自由分散择业向有组织就业转变。实际上,外地打工还得加上高额的生活成本、往返开销等,显然还不如‘家门口打工’了。从劳务输出到‘家门口打工’,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宿迁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振兴。 ”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8-01/12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