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安徽省太湖县多措并举促进转移就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8-17  互联网

    安徽省太湖县有农村劳动力29万人。2010年,实现转移就业15.52万人,其中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73万人。为促进转移就业,特别是就地就近就业,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强化责任 保障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一是依法促进就业。落实《就业促进法》等政策法规,使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成为依法治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化政府责任。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责任,把就近转移就业作为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完善支持措施。2010年,县政府下发做好促进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文件7份。县委、县政府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促进转移就业的会议,会上与乡镇签订年度转移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凡是转移就业工作方面的会议,县主要领导均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四是考核落实责任。对没有完成转移就业年度目标任务的单位进行否决、对不能促进就近转移就业的招商项目进行否决。

    二、加快发展 扩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建立发展经济与促进转移就业互动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与转移就业任务同步分解下达,对就近转移就业工作实行季调度。发挥县城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和景区建设在促进转移就业中的支撑作用,去年共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带动近3000名农民工就近就业。人社部门去年组织7场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并帮助开发区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我县重点工程建设投资2.15亿元的契机,组织农民工参加建设。

    三、落实政策 支持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一是落实小城镇试点建设优惠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农民工就近就业3000多人。二是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兑现“零转移就业农户”中特殊困难人员的各项补贴。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乡镇以党委政府决定的形式,明确各办公室分别对口帮扶一户转移就业困难家庭,制定转移就业帮扶计划,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四是运用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101人,扶持1800人自谋职业,扶持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163人,稳定农民工自主创办实体671个。

    四、提升能力 服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全县15个乡镇就业工作平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制度、场地、办公手段”七到位。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服务项目、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目标责任。174 名村级协理员对农民工及其家属开展面对面的服务,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上门。全县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近300人,其中乡镇就业保障干事全部持证上岗,村协理员全部通过县组织的培训。县对乡镇就业工作实行按季考核、以奖代补。认真组织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本级和4个乡镇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已进入设施安装调试阶段。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服务农民工。

    五、提高技能 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坚持统筹城乡职业培训,激发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的活力。乡镇事务所对劳动力的培训就业愿望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县建立数据库,动态管理;县对乡镇和定点培训机构分别下达培训计划,事务所和培训机构开展生源对接和培训合作;建立以技工学校为主的培训体系,农民工年培训能力超过6000人次;建立培训机构认定、考核、退出机制,坚持定点培训各项制度,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四统一:统一挂牌、统一建立“技能就业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建立6项培训管理制度、统一建立11种统计报表和管理台帐;严把技能鉴定关,培训后的学员鉴定合格发给职业资格证书;严把就业安置关,实行签约管理,即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培训机构与学员签订培训就业合同,学员就业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努力为农民工、用人单位提供“点菜式”培训服务。去年培训农民工3089人,培训合格率98%,就业率80%以上。当年转移就业收入达到17亿元,对农村人均收入贡献率达68%。我县以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的作法,人民网、组织工作网等国家级网站均予刊载。

    六、鼓励创业 带动就地就近就业

    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采取放宽注册和登记前置条件、落实税费租金优惠等政策,鼓励进入园区创业,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实体的正常经营,保护创业者。目前我县投资规模最大、年上缴税金最多、用工最多的企业均是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继续加强创业园(街)建设和规范管理。全县8个农民工创业园,占地面积161.68亩,标准化厂房31260 ㎡,入园创业实体103个,带动就业2091人,2010年成功孵化6个创业实体。坚持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有机结合,培训为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小额贷款为创业提供经济支撑。去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0期,培训合格300人,“创业专家志愿团”积极指导贷款对象创办企业,有271名结业学员成功创业,带动 2580人就业。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0万元,支持创业。

    七、改善环境 保护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认真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督促用人单位签约缴费,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中,营造就近就业环境。去年实地年审295户用人单位,涉及职工9276人,通过年审补签劳动合同768 份,督促补缴社会保险费 21万余元, 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和克扣工资 20.9万元,帮助 74 户用人单位制订或修订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全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68起,结案率100%。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合同法情况检查等活动,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利益。

    八、树立典型 引导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一是借助行政手段,表彰转移就业工作典型。近七年,县三干会在有限的表彰名额中,专门表彰4个转移就业先进乡镇和5位创业明星。二是着力发掘闪光点,营造转移就业工作氛围。“五大工程开辟创业就业新天地”的做法经中央电视台、《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激发了全县上下做好转移就业工作的热情。三是发挥能人效应,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五千年文博园”董事长朱林寿返乡创业被评为“全国创业明星”后,县委开展了“学习朱林寿,争当创业明星”活动,增强全民创业意识。2010年,有3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四是注重典型引路,推广转移就业工作经验。我们在全县开展学习就近就业先进村五星村、卓铺村的活动,指导充分转移就业村建设。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培训班上部里领导讲话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县(区)经验,扎实做好示范县基础工作,力求再上新台阶。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8-17/12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