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村劳动力转移重在“不惑”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4-15  互联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年来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我省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青年农民外出就学、就业的比例持续增加,目前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有待转移的多为中年农民。根据江苏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00年全省农村适龄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中年农民已经占总量的44.23%,预计 2011年的会有明显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比例只升不降。到了2009年,全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 40岁以上农民仅为28.09%.40岁在我国古代被称为“不惑之年”,但是这部分农民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遇到了就业上的 “困惑”。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技术特长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受到用工单位的冷落。在接下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应当以这些中年农民为重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一. 内外因素阻碍中年农民就业

造成中年农民就业难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用工心态的影响,也有自身技能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

1.产业结构失调,企业用工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服务型企业之间比例失调,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大多数。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生产附加值较低,为了盈利在运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时采取一种掠夺性的方法,大量招收35岁以下的廉价、高效青年农民工劳动力,而企业中40岁以上的中年农民工下岗失业率超过60%.许多青年农民工都面临着将来中年失业的窘境,更遑论尚未实现转移的农村中年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社会用工选择上的片面导致了现在青年劳动力“用工荒”和农村大量剩余中年劳动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年农民就业困难的社会根源。

2.中年农民自身知识技能水平不足,难以就业创业

现有的40岁以上中年农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之前,受教育程度与目前全省农民工8.93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有不小差距,很多人的知识水平只限于基本文字的认知。随着社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中年农民的这种劣势正在被放大,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中就出现过介绍中年农民从事搬运工这类体力劳动,却因不能识别货物标签而遭辞退的事例。另一方面,中年农民从事农业时间较长,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和养殖技术经验,但缺乏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技能,不受用工单位的欢迎;一些企业即使招收有待培训的员工,也更愿意选择可工作年限长、更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个人素质的不足是阻碍中年农民就业的自身原因。

3.中年农民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与青年人相比,中年农民在接受新事物、学习现代知识技能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同时许多中年农民受到家庭责任重和思想观念陈旧的制约,不能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等能力提升活动,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不感兴趣的培训不想参加,有兴趣但路途稍远的培训也不愿参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认为内容肯定不实用,收费的职业资格鉴定又担心不能立竿见影的对就业产生效果。这些心态的产生都源自对技能提升和培训工作的轻视,缺乏个人能力投资的观念,给劳动部门开展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 以提升培训质量为重点,协调促进中年农民就业

中年农民的就业困难有社会和自身两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劳动部门的关注。社会因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调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各种创新方式方法也均有尝试。因此现阶段应立足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对已开展的、相对成熟的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政策扶持,使促进中年农民就业见到实效。

1.出台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用工选择

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这种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掠夺式发展模式必然将走到尽头,“用工荒”情形的出现正是标志着对企业改变发展思路的要求。但这一转变的实现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现有阶段可以根据各地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用工向中年农民倾斜。例如效仿“4050”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扶持政策,将中年农民纳入招工奖励体系,对招收一定数量中年农民的企业给予岗位补贴或者社会保险缴纳上的奖励等等。

2.将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实用性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从基层劳动部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实用性是发挥培训效果的关键。一方面培训部门要加强与辖区内外企业的联系,掌握他们急需的工种类型,增加订单式培训比例,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另一方面根据部分中年农民的从业意向,充分利用他们的农业技术经验,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向高效农业和种植、养殖业转移。这些培训的宗旨要放在质量上,而不仅仅是数量;要追求培训一个就业一个,而不是培训一群仅就业一个。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们看到培训的作用,感到通过培训真正能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兴趣。这样才能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四处找人培训的尴尬局面转变为农民主动要求参与培训,实现通过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目标。

江苏省的城市化程度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仍有着庞大的农村人口。无论在务农人员、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失地人员中,中年农民的就业都是一个焦点的话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劳动就业部门需要在工作中多调查多走访,倾听群众自己的意见,每一项工作都更注重实效,为农民们解除中年就业之惑。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4-15/12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