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用工荒""就业难"并存 大学生农民工求职"两重天"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3-17  互联网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为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眼下正值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求职的高峰期,按理说,有着较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与农民工相比,无论是工作档次,还是薪酬待遇都似乎应更高一个层次。然而在年后“用工荒”面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成为各地劳务市场的“香饽饽”,不少高校毕业生却为就业悉眉不展。

  现状:招工重技能而非学历

  今年春节刚过,各大中专院校尚未开学,不少应届毕业生已纷纷提前返校,早早加入到“求职大军”行列,梧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陈水梅就是其中之一。在“梧州市2011年春季人才招聘大会暨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她精心准备了多份求职简历,耐心等待招聘单位的面试,希望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即使你的简历再出色、证书储备再丰富,也不及‘工作经验’受用人单位青睐。”投出几份简历后,她颇为失望地说,“不少招聘岗位都有工作经验限制,这让我们高校应届毕业生感到很为难,而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农民工和技校学生则更为占优。”

  “我从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了,在网上投了不少简历,也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真正有回复或要求面试的没有几家单位,回想读了这么多年书,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可工资连农民工都不如,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位大学应届毕业生向记者袒露了心声。他表示,迫于现实压力,自己还曾与农民工一起在劳务市场“抢饭碗”,但大多数急需用人的岗位看重技能而非学历,即使大学生受过更多科技文化教育,有更多专业知识,但用人单位还是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技术熟练的农民工。

  “工作不好找”、“找到了工资也不高”,是不少高校毕业生最大的求职感受。与高校毕业生不同的是,企业“用工荒”催生的农民工一“工”难求、身价倍增效应逐步凸显,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成为众多招聘会的“香饽饽”。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劳务市场发现,目前我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底薪普遍在1000元/月以上,而今年开春以来我市不少企业给农民工开出的工资都达到800~1200元/月左右,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面向农民工的岗位工资达到甚至超过了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工资。

  行动:高校毕业生早做准备

  “再过几天就要考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刚过完年就匆匆赶回学校复习了。”梧州学院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外语系大四学生何定娟和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自习室埋头复习起来,她说: “最后一个学期要忙的事情很多,考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后,马上就要参加毕业实习,之后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在毕业之前还希望尽快找份工作。”她坦言,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高校毕业生只有早做准备,多积累经验和技能,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才能赢得更多机会和主动权。

  同样作为应届毕业生,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祝小惠也早早为“大学毕业季”忙碌起来。“我跑过一些招聘会,可自己要经验没经验,要技能没技能,在求职竞争中甚至比不过农民工。”她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实现自我增值,我报考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新学期开学前十多天就回到学校看书、编程序,在此期间还登陆各大招聘网站浏览招工信息或投寄简历,同时为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做准备。”她还提到,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寒假一结束,新学期开学就意味着求职择业或继续深造的开始。

  “考研考得怎么样?”“工作有着落了吗?”“打算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吗?”等等成了现在同学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在就业压力面前,每个人都不敢怠慢,纷纷抓紧在校的最后时光“充电”,以期提高个人能力,尽快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求。

  声音:矛盾源于结构调整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体现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短板,毕业生被培养得眼高手低,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为节约培养成本,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喜欢招用像农民工这样的技术型普通工人。对此,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王应龙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基层工作不想干,高级工作又干不来,这广为用人单位所诟病,大学毕业生与其高呼“就业难”,还不如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摆正就业心态,务实地从基层工作中一步一脚印地走出来。

  市政协委员孔敬祥认为,年后各类企业急需大量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中间既有观念、认识的差距,也有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不对应的因素。他建议,应尽快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就业机制,促使大学生“走下去”,农民工“走上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企业、基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就业或尝试自主创业,对待农民工要引导用人单位在基本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福利水平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企业精神和文化建设,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以此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

  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源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两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都在倒逼企业升级、高校教学改革。一方面“用工荒”的出现,逼使原有的密集型、粗放式企业实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不能再一味依赖廉价劳动力来增加企业利润。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会促进高等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使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衔接起来,同时加速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发展。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3-17/12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