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3日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对哈尔滨市1000户农村居民家庭农民工进行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因本地就业渠道增多,务工成本较低,46.2%的人选择返乡。同时,5.0%的返乡农民工经过数年奋斗,资金积蓄增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选择自主创业。记者从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了解到,2010年全市新建了2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24个协会,带动起10余万农户致富。去年我市新创办的1.1万个私营企业中,返乡农民占绝对主导,给18万多农民带来了就地就近的就业岗位。
他们都是村里人眼中的“能人”,在别人准备出门打工时,他们已拥有了自己的员工;在别人还用老方法种植传统作物时,他们的目光已瞄向了“新奇特”;在别人还在观望和犹豫时,他们已大胆地尝试并获得成功。
勤奋、吃苦、“敢吃螃蟹”、勇于尝试、回报乡亲,这是记者在几位创业农民工身上发现的共同特点。当村里人投去羡慕的目光时,他们却说,苦辣酸甜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出国务工十年回乡养鸭称王
张一文十年前到非洲苏丹务工,两年前回国返乡后用十年的积累在家乡阿城区杨树乡翻身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离开土地,进城打工,是因为那时家里太穷。张一文在黑龙江省路桥公司的工地上找了个活儿,勤学、肯吃苦的他成了公司的一名合同工。1998年这家公司援建苏丹的尼罗河大桥,张一文被公司选中,于是走上了出国务工之路。为了多赚点钱,完成一年半的公司派出劳务工作后,张一文又与另一家建筑公司签约,回国没多久再次远赴非洲。
2009年,张一文带着他十年在外打拼的积蓄回到家乡翻身村。他带着创业的梦想考察了很多地方,发现在南方很多省份农民搞养殖都养鸭,而哈尔滨当地却只养鸡,张一文把目光投在了鸭身上。当年张一文便在翻身村吴家屯建起了自己的樱桃谷鸭养殖场,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为了稳妥,他进行了试验饲养,每批饲养5000只,养殖5批次后,他掌握了樱桃谷鸭从育雏到成鸭管理的经验。接着每批饲养1万只、2万只……现在张一文的养殖场已经具有4万只的养殖能力。在养鸭的同时,张一文又发现了一个宝贝——鸭粪,它其实是上好的肥料。张一文的想法正与农业大学的一个环保科研项目契合,经专家考察论证后,张一文获得国家环保专项资金85万元,他自己又投入80万元,上马了一套有机肥生产线,现在这套生产钱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春节过后就可以试生产。现在,他的养殖场和有机肥生产线为同村的老乡提供30多个岗位,张一文正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今年张一文又有了新动作,他买下了500亩地,准备开始有机作物的种植,真正回归他农民的本色。
大学毕业打工挂职村官蜕变
大年初二,玄印便逐一与合作农户敲订了种植协议。今年玄印选种了谷子、糯高粱、南瓜籽、黏玉米四个品种,他和他的170户合作农户把“精准种植”的步子又向前迈了一步。
玄印2001年7月大学毕业,三年时间里他在食品企业、制鞋工厂等多个企业打工,却没找到自己的位置。2004年,从广东东莞回到家乡的玄印参加了村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农村行动,挂职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兰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大学生志愿者下到农村,主要任务是在农村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种地的科技含量。在工作中他了解到兰河村很多农户养殖狐貉,可是由于饲养方法有问题,当地村民养狐貉的死亡率很高,毛皮质量也不好。于是他找到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专家,一边联系高校的专家,一边联系养狐貉的农户,玄印给村里养狐貉的农户办起了一个养殖培训班,困扰农户的很多问题都得到解决。
在农村工作的几年间,玄印发现村里的农户清一色地种玉米,产量和质量全靠“老天”。玄印在电视里的农村节目中看到吉林省的农民种谷子收益较高,他决定也试试。当时玄印的想法被当地农民笑话,也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干。没办法玄印自己租种了15亩试验田,一年下来这块种谷子的地效益是玉米的二倍。有了收益玄印再来宣传他种谷子的理念就容易多了。几年来玄印和农户们一起探索着合作经营的模式。玄印说原来农户们都是自己种自己的那一小块地,由于不成规模成本很高,现在由他来提供种子、肥料,提供种植技术,收获之后玄印负责收购,种植成本降了很多,合作的农户只需要按照“规定动作”准时播种、施肥、除草、浇灌……现在在康金镇,玄印种谷子已经出了名,愿意和他一起合作的农户越来越多。
今年,玄印把合作的路子又放宽了,种植品种又增加了糯高粱、南瓜籽和黏玉米,跟随玄印一起搞合作种植的农户已增加到了170多户。同时玄印又引进了一套谷子加工设备,把谷子变成优质小米,销路进一步拓宽,“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是个农民,我在农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很高兴我能带着一批农户打破传统的种植方式,探索走合作化的精准种植模式。现在我的合作农户种地方式也在变革,农家肥、有机肥使用量在增加,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少,施肥方法越来越科学,不仅节约种植成本、提高作物质量,还能增加地力,缓解土壤板结程度,现在我和这些农户的干劲越来越足了。”
一个人的尝试让一个村改变
香坊区幸福镇光明村是我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村之一,因为郑连升的大胆设想和尝试,全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如今,郑连升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绿色无公害果蔬大王”,并创立了幸福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
前几年,光明村以生产紫花油豆角闻名,但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且菜农们独闯市场竞争力太小。同样是光明村菜农的郑连升总爱比别人多翻翻书、多转转脑子。他看出包括自己在内的菜农们每年独闯市场常常碰壁、翻船,收益受损,规模型农业是必然趋势,于是他创办了“连升特色果菜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市首家无公害特色果菜专业合作社。适应效益型、合作型、规模型农业的发展规律,成果自然显现。成立合作社之后,郑连升把目光放在父辈们见都没见过的新品种瓜果蔬菜种植上。一年时间,合作社成员就发展到300余个,遍布香坊、道外等各区及周边县市。在一次农技培训班上,郑连升和农业专家搭上钩,将“水果黄瓜”种进了自家大棚。这种水果口味的黄瓜,由于口感好价格高,每亩大棚增收2000多元,如果栽培技术好,可以增收3000元以上。郑连升试验成功后,在协会里推广开来,让市农科院的这个新品种从试验室走进了温室大棚,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如今在“幸福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旗下,菜农们根本不种“大路货”。几年来,360多名村民加入了郑连升的“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协会的绿色果蔬基地规模近3000亩,钢架大棚2000栋,节能温室10000平方米,育苗温室30000平方米。2009年,光明村又成立了“连升特色果菜配送中心”,该中心拥有目前我市最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并拥有成套的筛选、加工、包装、保鲜设备和先进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也就是说,城里人买菜,可以知道这菜是哪个村、哪一户、怎么种植及什么时间生产和采摘的,这样的“放心菜” 能不火吗?现在在郑连升的带领下,光明村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产业结构模式,开始走上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之路。
“高知”农民发力厚积所以薄发
于士力人如其名,是个“力士”,因为他干事总有无限的精力。当年高中毕业一个人来哈尔滨打工时如此,现在回乡创业一人掌管几个企业也是如此。
在双城市五家镇双井村有一条6米多宽的水泥混凝土路,成为村里的致富路,这条路就是于士力的施工队为家乡铺成的。2005年,于士力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铺成了这条路,他说这是他干的唯一一个不挣钱的工程,为的就是让村里能够通上汽车。
高中毕业的于士力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知识青年”,走出家门到哈尔滨林业设计院测量队打零工时,他也没间断学习。学习建筑设计、室内装潢、企业管理,现在于士力拥有建筑工程师证、一级项目经理证,前年还到哈工大进修了MBA的相关课程,去年又专门到MBA房地产管理班进修学习。于士力说:“别人学习为的是考证,我去学习只上课不考试,我需要的是知识。”
在设计院测量队、在开发建设的小区工地,于士力边干边学摸爬滚打了近十年。从2003年起,他就开始带队施工,用自己学习到的本事开始创业,也把同村及周边的近千人带到城市打工。房地产集中开发之时,已经有能力做建筑公司的于士力规避风险,干起了地产开发的配套行业———塑钢窗厂、苯板加工厂、室内外装饰公司,完成了由农民工到农民企业家的第一次蜕变。于士力的事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是从农村走出来,他很多生意上的伙伴和朋友总让他从家乡弄点城里人稀罕的“笨鸡、笨猪、笨蛋”。于士力从朋友的需求中看到了商机,他利用别人抵账给他的一块荒地开始了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的建设。现在,于士力在他的农业观光旅游区内建起了“绿色产品园区”、“农作物展示主题公园”、“浆果采摘园区”、“养鱼池”。他的影视基地利用了运粮河的地理优势和历史特色,建成了“金源满族建筑群”和“俄罗斯建筑群”两大景区,近两年已接待多个影视剧组。于士力信心十足地说,虽然现在他的农业园还没有对外经营的能力,但老机场路重新改造之后,这里就是一块黄金宝地,这里也将是他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