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称,春运将至,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科技园专门在郑州火车站设置招聘点,“发红包、送物品、给补助……”用优厚的条件招揽返乡农民工以满足用工需求,缓解春节期间“用工荒”。还有报道称,河南省政府曾挂出一则富士康招聘通知,要求每个居委会至少要为富士康推荐10名工人。另有报道称,有学校按照河南省教育厅的要求,“号召2006级和2009级几个班的学生去深圳富士康实习,不去的话没有毕业证。”
“无利不起早三更”。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又是发红包,又是送物品,还给补助,富士康这样做,背后肯定有其利益诉求;政府部门愿意如此运用自己的行政资源,来帮助一家企业招工,也一定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但是,深究起来,企业却委屈得很。企业说,他们所能够得到的加工费也就那么一点点,再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企业将很有可能陷入亏损的境地,难以为继。有分析指出,富士康加薪两成之后,旗下上市公司利润将吞食殆尽。政府也有自己的苦衷。政府说,能够把富士康这样的全球500强企业引进到河南,政府是花了大力气的。引进了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将有利于改变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现在,却因为“民工荒”,引进来的企业开不了工,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说,政府也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看来,不是“民工荒”,而是“企业慌”、“政府慌”。
出现这样的局面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上来分析这一现象。所谓农民工,其实就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出外打工变成了农民工,回到老家还仍然是农民,农民的经济身份并没有变。农民工的这种双重身份,导致一种生存环境比较的可能:是做农民工更有利于自身的生存,还是做回农民更有利于自身的生存。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民的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有时候单纯从事农业生产也能够满足农民的收入需求。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就超过了城市居民。这样的生存状态对比使得一些农民不愿意成为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只是其中农民的比例增加了,农民工的比例减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民工荒”就是一种必然。这样的“民工荒”也是一件好事,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民选择多样性的增加。在“民工荒”面前,需要改变的是富士康这样的企业。要么加薪,用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来吸引劳动力,“民工荒”没有了,企业却有可能陷入亏损的境地;要么摒弃这种单纯的加工生产方式,进行产业升级,通过创造更多的价值来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支付能力。由此观之,指望引进富士康这样的加工企业来改变本地的经济结构,应该不是一件多么靠谱的事情。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工荒”应该只是一些企业至多一些产业才存在的现象,解决“民工荒”的主要途径是对这些企业或者产业进行升级。而如果真的出现全社会性的“民工荒”,那么,我们的经济结构就是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等价交换这一市场经济原则的角度,来分析“民工荒”这一现象。出现“民工荒”的企业大多具有这样的两个特征:加工型企业,多是所谓外向型的加工企业;多数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企业设在沿海地区的原因一目了然,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成本,而与之形成对价的是农民的“运输成本”即农民工返乡的费用、在城市的生活费用。而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水平,已经把劳动力的费用压低到了这样程度,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就有可能养不活自己。这样的企业,不被农民工所抛弃,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另一方面,沿海城市从来没有想到过给这些农民工以城市居民待遇;位于这些沿海地区的加工企业因为受制于成本的限制,不肯也不能把企业搬到内地以靠近劳动力市场,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工荒”蔓延下去了。前一种情况下,出现“民工荒”是一种必然,一定会迫使企业作出相应的改变;后一种情况,其实是把农民工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工”一词成为历史,是一件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被就业”所反映的是另外一则辛酸、荒唐的故事。四年的寒窗再加上不菲的学费,却拿不到那个珍贵的毕业证。为什么?因为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是说,没有就业证明。这样的学生学校是不准毕业的,允许这样的学生拿到毕业证会影响到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指标;就业率指标上不去,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学校的声誉受到了影响,就招不来更多的学生,收不来更多的学费。多么无懈可击的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之下,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只好弄虚作假,弄来自己所谓的就业证明。这就是“被就业”。有了这样的一纸证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上去了,新“被就业”循环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只是那些已经是社会意义上就业了的学生,却依然就业无着。
面对“被就业”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如下:要么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合格,生产出了大量对社会无用的“人才”;要么是学校的教育与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致使学校的产品“货不对板”,否则不会一方面闹“民工荒”,一方面却“被就业”。“民工荒”与“被就业”现象的并存,让我们逐渐看清了这样现实:一、学校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学校为本,否则,学校不会通过“被就业”的方式来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二、是不是大学毕业不重要,社会关系才重要,否则,就不会出现“萝卜招聘”那样精准的定向招聘现象。调查表明,近年来农民子弟上大学的意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现象,因为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毕业即“被就业”,农民家庭负担不起这样的高消费。这大学,不上也罢,还不如直接去外出打工。少了一名大学毕业生,多了一名农民工,这一增一减之间,或许能够缓解“民工荒”与“被就业”的难题?